民政工作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關係民生、連著民心。民政領域每一張溫暖人心的民生成績單,都是對城市穩定發展的有力支撐。昨日,2020年全市民政工作會議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2019年,全市89%的城鄉社區開展了社區營造;新增社區養老院19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94個、老年人助餐服務點226個,資助1萬戶困難老年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分別達97%、65%……全市基本民生保障得到全面增強,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推進,基本社會服務切實優化。
持續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
新增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94個
據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全市民政工作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取得了良好成績。
在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和體制機制改革中,全市減少鄉鎮(街道)114個、減幅達30.4%。根據産城融合度撤鄉鎮設街道54個,街道增加37.6%,形成了適應城市化進程和産業轉型需要,以功能佈局為引導的新型城鎮體系。
在城鄉社區治理中,推動17個區(市)縣申請成立社區基金會,社區基金總數達610隻,基金總規模達3392.76萬元,構建了市、區、街道三級社區營造聯動機制,全市89%的城鄉社區開展社區營造,實施社區營造、社會組織服務、社會工作項目339個。
從持續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發展方面説,全市推進了67個嵌入式養老示範點建設,城鄉社區“一院一中心多站點”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得到完善,新增社區養老院19個、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94個、老年人助餐服務點226個,資助1萬戶困難老年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分別達97%、65%。
與此同時,我市成功爭取到全國首批城企聯動普惠養老試點城市、首批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城市等試點示範;錦江區等7個區(市)縣被確定為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金牛區等7個區(市)被確定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溫江區、成華區被確定為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實驗區。市兒童福利院榮獲全國助殘先進集體,全市13個慈善個人、組織、項目榮獲“四川慈善獎”。
對15.1萬重點服務對象實施全覆蓋監護
下半年將深化成渝養老服務機構合作發展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使各地社會經濟發展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都全力做好民政服務機構和特殊困難群體疫情防控及生活服務保障工作,及時有序、精準有效地開展民政服務機構防控,紮實推進困難群眾救助工作。
具體而言,對全市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實施封閉管理。對低保對象、空巢(獨居)老年人、散居特困人員、特殊群體兒童等15.1萬重點服務對象採取多種方式實施全覆蓋監護跟蹤服務。及時發放1—5月低保金、特困人員供養金4.26億元,殘疾人兩項補貼9753.53萬元。為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春節一次性價格補貼和疫情期間一次性生活補貼1.92億元。對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我市和外地來蓉人員實施臨時救助,支出1473.66萬元,救助2.27萬人次。
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市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工作也穩步推進。上述負責人介紹,2020年下半年,我市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協同推進兩地養老服務開放共用、救助工作協查聯動、兒童關愛服務、社會組織合作發展、城鄉社區治理創新發展等,並推進成德眉資民政工作同城化發展,推動在養老、救助、兒童福利等領域公共服務共建共用,服務標準互認互通。
要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實現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達80%。建設社區養老綜合體20個以上。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造提升工程,新增護理型床位2000張。深化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新建180個老年助餐服務點。
將分類制定社區營造標準,推進全市城鄉社區營造行動,完善社會救助綜合管理平臺,加快實現救助申請、審核、審批、發放全過程閉環管理。擴大臨時救助範圍,將因突發性、臨時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臨時救助政策向服務人口延伸。同時,延伸兒童關愛服務覆蓋,將我市常住人口中符合條件的納入特殊群體兒童關愛保護保障體系。(繆夢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