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個防汛“總裝備庫”:無人機、衝鋒舟齊活,全市範圍“快遞”2小時內送達

來源:成都商報 時間:2020-06-18 10:00:56編輯:劉婷婷
今(17日)天淩晨,成都多個地區發佈雷電黃色預警信號。據成都市氣象臺通報:6月16日20時至17日08時成都出現雷雨天氣,雨量普遍中雨,東部和南部部分地方大雨到暴雨。強降雨來臨,也預示著今年防汛形勢的嚴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防汛減災工作,物資儲備至關重要。在成都,有這樣一個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不僅儲存價值超4000萬元的中央、省、市防汛物資,還有一支專業化的應急搶險救援隊伍,曾多次參加包括“5.12”汶川大地震在內的自然災害應急救援工作。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前往成都市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以下簡稱儲備中心),進行實地探訪,打探了解該儲備中心運作情況。
防汛物資價值超4000萬元
配備無人機,計劃引進水上救援飛翼
位於成都崇州市西江鎮的成都市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是四川地區唯一一個中央、省、市三級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始建於2013年7月,2017年4月完成二期改擴建工程。目前共建設5個封閉式倉庫,建築面積達到8342平方米。
成都市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
2013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正式發文,將成都市防汛物資倉庫定為中央防汛抗旱物資在四川的儲備點,並命名“中央防汛抗旱物資成都倉庫”。2017年,四川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下文,在成都市防汛物資倉庫設立“四川省防汛物資崇州倉庫”。至此,儲備中心便成為中央、省、市三級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
據了解,目前儲備中心儲備中央防汛抗旱物資19類,價值約1558萬元;儲備省級防汛物資11類,價值約1569萬元;儲備成都市市級防汛物資價值約1151萬元。
走進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各種裝備整齊排放,不僅有衝鋒舟、帳篷、救生衣、防汛編織袋等常規防汛物資。還有專業無人機、拖車式移動泵站、防汛燈具、移動式發電機等大型機械。


防汛裝備
應對汛情造成的複雜情況,各種防汛搶險機械的配合也很重要。儲備中心物資管理科負責人蔡久龍介紹,在城市中,如果汛情發生,往往呈現為內澇,在進行人員撤離後,排水工作也很重要。這個時候,拖車式移動泵站便發揮作用。而在山區,移動式發電機和防汛燈具也將保障救援工作的持續開展。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防汛抗旱‘裝備’也在不斷更新。”蔡久龍告訴記者,過去抗洪搶險以人工為主,搶險效率較低,對於救援隊員自身的安全也存在隱患。目前,除基礎性的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外,也在陸續增加以專業搶險為主的防汛物資儲備。
比如無人機的引進。蔡久龍説,汛情發生後,想要了解當地的整體情況,單靠人工的巡查是遠遠不夠的,而無人機的加入,便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如此,無人機還可以去人所不能及的位置,發現更多隱患。目前,儲備中心所備無人機還配備了實時傳輸圖像功能,遠端無縫指揮前線,從而將時間差縮到最短。”
據了解,目前,儲備中心正在計劃增加更加專業的防汛搶險設備,包括前期防汛演練中使用的水上救援飛翼。該設備是一種簡單高效的特種救生裝備,自重輕,載重大,時速快,是救生員平均游泳速度的10倍,抗風浪6~8級。在救援落水人員時,不需要救援人員下水,能夠大大縮短救援時間。
移動水泵
位置
地處川西平原核心地帶交通便利
成都範圍內物資運送2小時內到達
中心儲備的防汛抗旱物資之多,使人大開眼界;而一旦汛情發生,如何科學、快速地調運這些物資,則更為關鍵。
紅星新聞記者觀察發現,儲備中心外不遠處,便是成都成溫邛高速路。原來,儲備中心所處位置,也是經過精心考量的。
防汛車裝好了裝備隨時準備出庫
“儲備中心在接受到上級的調令後,需要立即做好防汛抗旱物資運輸工作。”蔡久龍説,從成都市來看,儲備中心距成都市區約30公里,臨近高速路,交通便利。同時,物資倉庫所處位置既是川西平原核心地帶,同時也是西南片區交通樞紐中心,西北距汶川約120公里,東北距綿陽約150公里;西南距雅安約100公里;南距眉山、資陽均不超過100公里。不僅能滿足成都市防汛搶險物資緊急救援需要,也能對省內地市州和西南片區進行有效支援和輻射。
“一般來説,中央、省級發出的防汛物資調令,物資數量都很大,對於中心物質調運要求很高。”蔡久龍回憶道,2017年7月4日14時30分,儲備中心接到國家防總馳援湖南省湘陰縣抗洪搶險調令,需要將120萬條編織袋和90萬平方米編織布的防汛物資運往當地。
接到調令後,儲備中心便立即冒雨通宵作業,以最快速度,于7月5日上午,將重200余噸的中央防汛物資完成裝車並相繼發出。1200公里、25小時日夜兼程,救災物資運輸車輛于7月6日淩晨陸續安全順利抵達湖南省湘陰縣指定救災物資儲備點。
“目前,接到中央和省級發出的防汛抗旱物資調令後,如果不是數量特別巨大,可以保證3個小時內裝車出發。成都市範圍內的防汛抗旱物資運輸,可以保證2個小時內到達。”
在儲備中心4號倉庫中,紅星新聞記者發現,倉庫內整齊地擺放著一整套防汛抗旱物資。蔡久龍告訴記者,在成都進入汛期後,他們便準備完善了防汛中常用到的設備,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將立即出動。準備好的設備,包括衝鋒舟、移動式發電機、拖車式移動泵站、救生衣等。“準備好的設備只需簡單操作便可完成固定,幾分鐘便可以出發。”
衝鋒舟
隊伍
既是“管理員”,又是“搶險隊”
參與“5.12”汶川大地震等應急救援
除了日常的防汛抗旱物資的管理和調度,在儲備中心中,還有一支專業化防汛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如今的倉庫管理員何平,便是其中一員。
從1993年開始,何平就開始從事防汛工作。平常,何平是一名儲備中心倉庫管理人員,而一旦有汛情,何平便成為一名專業應急搶險救援隊員。“如今的儲備中心,在歷史上經歷了幾次改變。”何平説,1998年的時候,長江流域發生洪水,全國加強防洪能力建設,作為成都唯一一支在國家防總備案的防洪搶險機動隊便成立了。當時主要的職能,是進行工程類防汛搶險。
物資倉庫
隨後,經過幾次職能整合,如今的儲備中心,主要職能變更為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及倉庫的日常管理,但仍然要承擔防汛搶險的任務和搶險現場技術服務保障工作。
“從‘5·12’汶川大地震,到映秀抗擊特大山洪泥石流,從金堂縣城和官倉鎮水上應急救援,到蒲江壽安鎮、金堂三星鎮搶險救援工作,都有儲備中心應急搶險隊員的身影。”何平説,特別是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由於道路已經堵塞,水上通道便至關重要,而承擔著打通紫坪鋪至映秀水上通道重要職責的,就有儲備中心。
除了這些,中心還起到了成都防汛工作專業化訓練基地的作用。從2004年開始,儲備中心每年都承擔著全市防汛衝鋒舟操作手及水上救援培訓,合計參訓人數超1000人,經海事部門考試合格取得衝鋒舟操作證和船員適任證書的有500余人,並且多次為區市縣防汛培訓提供技術指導工作。連續多年承擔省級防汛系統衝鋒舟操作手及水上救援培訓,培養了大批水上救援力量。( 葉燕 鄧文博 呂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