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機制 提出“343”重點任務建設

來源: 成都商報 時間:2020-05-27 09:32:15編輯:劉映紅
《意見》提出“343”的重點任務建設
■ 三大建設 法治體系建設、應急預案體系建設以及應急指揮體系建設
■ 四大能力提升 應急反應、疾病防控、醫療救治以及科研攻關能力提升
■ 三大要素支撐 資訊支撐、物資支撐以及人才支撐
5月25日下午,成都市衛健委官網推出《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面向社會公開徵求市民意見。
到2025年,將成都建成國內一流、國際先進,與國家中心城市功能相匹配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打造國家公共衛生安全標桿城市的建設目標。
該《意見》將會有哪些實質性措施?有哪些新的亮點?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採訪了該《意見》起草組組長,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羅哲教授、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欒榮生教授,以及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主任醫師祝小平,聽他們講述《意見》背後的故事。
為何起草?
既是國家層面的需求,也是成都自身的要求
受訪者:《意見》起草組組長、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羅哲
《意見》起草組組長、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羅哲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取得了抗擊新冠疫情的階段性勝利,但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明顯短板與不足。在國家層面,要求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準,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就成都而言,成都本身要建國家中心城市,同時也是一個超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所以務必要保障公共安全。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由成都市衛健委牽頭,邀請四川大學、省疾控中心、省人民醫院、市疾控中心等方面專家進行論證,提出了該《意見》,並明確提出了要將成都市打造為國家公共衛生安全標桿城市的建設目標。
如何實施?
加快部分地區疾控中心項目建設 推進醫防融合
受訪者: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主任醫師祝小平
在疾控方面如何實施?作為長期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專業人員,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主任醫師祝小平表示,他先後參與了《意見》的討論與修改,他認為,該《意見》著眼未來,目標明確、路徑清晰,切合成都實際,具有引領和指導作用,意義重大。
祝小平表示,該《意見》提出要建設一個高標準,國內硬體一流、人才一流、技術一流、能力一流的市疾控中心,全面提高疾病預防控制綜合水準,使未來在面對重大疫情時實現 “一錘定音”。他表示,未來將加快天府新區、高新區疾控中心項目的建設,規劃建設東部新區疾控機構,推進縣級疾控機構能力提升工程,以滿足現場檢驗檢測、流行病學調查、應急處置等需要,同時檢測能力需全面達到三級乙等疾控機構標準。
其次將推進醫防融合。祝小平分析,成都在該《意見》中鼓勵探索以數字技術為基礎,以公共健康需求和服務供給為導向的新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模式,“醫療機構與疾控機構資訊將共用聯動,強化監測預警,同時疾控機構與醫療機構人員還將進行交叉輪訓,促進人員的臨床素養和公共衛生素養雙提升。”同時,還明確提出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需設置公共衛生科室,增加人員配置比例;將醫療機構履行公共衛生職責納入醫院等級評審指標體系和績效考核範疇。
加強基層醫防融合,以縣域醫共體建設為抓手,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雙提升。此外,祝小平表示,要把今年抗擊新冠疫情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經驗總結出來,比如四川在全國率先把新冠核酸檢測下放到醫療機構,為新冠的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處理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都提升了類似重大疫情和新發傳染病的發現和處置能力。
同時,《意見》中的具體舉措還包括支援在蓉建設P3、P4實驗室、加快推進醫療機構P2實驗室建設,構建疾控機構、醫療機構、第三方檢測機構聯動協同的檢測網路、提升重大傳染病病原檢測能力,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構建覆蓋全市的基層預警網路等。
有何亮點?
資訊管理系統、強調人才隊伍建設、優化防控指揮體系
受訪者: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欒榮生認為,整個《實施意見》有三點令他印象深刻。第一就是疫情防控的資訊管理系統。他表示,疫情發生後,在資訊收集、整理、上報、發佈這方面我們取得了很大進展,“但還是不夠。”比如疫情資訊在某一個關鍵節點卡住了,無法發佈,而卡住的原因則是疾控系統沒有發佈權。欒榮生表示,接下來這些問題也會在《意見》中進一步完善。
“第二就是強調人才隊伍建設。”欒榮生認為,這樣會使這批人的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他表示;要把這些人吸引來、留得住、用得好,就是一個待遇問題。所以在《意見》中也提出了人才培養問題。
最後,在《意見》中也提到了防控指揮體系的進一步優化問題。欒榮生表示:此次應對疫情的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欒榮生説:“防控疫情需要多部門進行配合,僅憑衛生部門是無法協調各部門的,所以一定要通過黨政出面協調。同時‘群防群控’的意義在於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參與進來,在這方面,成都在社區治理層面做得很好,在此次疫情中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 胡挺 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