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把愛國衛生運動理念根植到學生心中的好機會。”省政協委員、成都望子成龍教育集團董事長蔣楊斌表示,疫情期間,學生們已逐步養成勤洗手、分餐進食的好習慣,健康意識明顯提高。“在此基礎上,學校應多組織大掃除,不僅保證沒有衛生死角,還能留下影像資料用於長期宣傳與教學。”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如何鞏固疫情防控成果?代表委員紛紛建議把愛國衛生運動融入日常生活,用小習慣成就大健康。
全面推廣公筷制等
移風易俗正當時
“全面推廣公筷制、分餐制將有助於民眾開啟健康生活。”針對群眾分餐意識弱等問題,省政協委員、今日頭條四川分公司總經理呂莉建議,應儘快制定相關場所推行公筷制、分餐制的服務規範與實施指南,“可考慮先在工作單位、餐廳等公共場所形成分餐制氛圍,再逐步向家庭推廣。”
對此,省政協委員、澳門工商聯副會長鄭建東深有同感,“有句老話叫‘病從口入’,舌尖上的文明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
鄭建東建議,相關部門應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和公共衛生安全的宣傳教學,開展移風易俗行動,逐漸在全社會形成“不敢吃、不想吃、恥于吃”野生動物的良好風氣。
移風易俗,增強健康管理意識,一名學生的行為往往可以帶動一個家庭。
“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身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可讓他們終身受益。”省政協委員、成都市技師學院院長楊春禧透露,該校在“開學第一課”內加入了不少如何提高身體素質方面的內容。
“往年我們都是動員師生加入大掃除。今年,我們更注重讓學生增強身體健康管理意識。”楊春禧認為,教育系統應通過設置相關課程、宣講等方式,提高學生在身體健康管理方面的主人翁意識,以更好應對冬季流感、腸道性傳染疾病等情況。
嚴格實施垃圾分類
打造良好生活衛生環境
如何從點滴做起,改變身邊衛生環境?部分委員也將目光聚焦於此。
近日,持續的高溫讓省政協委員、成都市臺聯副會長廖文莉為一件“小事”格外擔心。“在部分老舊院落,還存在垃圾偶爾不能及時清運的現象。”對此,廖文莉建議,應在老舊院落增設垃圾桶,避免因垃圾堆積出現的臟亂差現象,並加大垃圾清運頻次,為居民打造良好的生活衛生環境。
在省政協委員蘇永強看來,嚴格實施垃圾分類是發動全民加入愛國衛生運動的好切口。“垃圾分類不僅關係民眾生活環境,也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環節。”蘇永強建議,相關部門可通過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教育基地、設立垃圾分類監督員、組織相關志願活動等措施,形成良好的社會參與氛圍。
“醫療廢物會危害群眾身體健康。”針對部分城鄉診所對醫療廢物規範化收集危害性認識不到位的情況,省政協委員、巴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任小娟建議,相關部門應持續開展醫療廢棄物管理知識進醫院、進診所、進社區等活動,並增強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
在省人大代表、古藺縣大村鎮衛生院院長項英看來,愛國衛生運動在一些鄉鎮已初見成效,公共區域衛生死角的數量明顯減少。“但在沒有村幹部監督或引導時,部分群眾存在自覺性差的情況。”項英呼籲,鄉鎮衛生院、村委會應採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持續開展宣講與科普,提高群眾的健康衛生意識,帶動大家自發加入愛國衛生運動。
再生資源垃圾的回收問題則成為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成甦關注的焦點。成甦建議,應對再生資源“分類-回收-打包-運輸-生産到再利用”進行産業化,並對整個過程進行責任分包。(鄧翔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