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在記者面前的,是兩份“逗不攏”的新基建項目名單。
它們都來自政府部門,都是梳理新基建在建和擬建項目。其中一份範圍覆蓋全省,另一份則是省內某市——有趣的是,這份“全市的”新基建項目總投資額,要比“全省的”還高出不少。一位工作人員私下解釋:目前全省還沒有一份權威統計,各地各部門相關口徑甚至理解都不盡相同。
沒有權威官方資料的,不止是在建和擬建項目。四川目前到底有多少新型基礎設施?相關建設能力如何?發展潛力又有多大?圍繞這些問題,記者整合了省內外9份頂尖智庫和政府部門的相關研究成果,再結合業內專家專訪,盡可能勾勒出四川新基建的“家底”全貌。
四川到底有多少新型基礎設施
看絕對值
全省5G基站數超1萬個
區塊鏈算力佔全國7成以上
掌握“存量”情況,是談下一步建設的基礎。
全省到底有多少新型基礎設施?記者整合相關省級部門和第三方機構數據,梳理出5G、數據中心、物聯網和工業網際網路、區塊鏈等新基建現狀——
省通信管理局透露,截至目前全省的5G基站數超過1萬個;省經信廳表示,目前全省已建成的數據中心在100個左右,約有7萬個機架。截至去年底,全省已開通窄帶物聯網基站超4.8萬個,窄帶物聯網終端連接數突破百萬;據區塊鏈應用服務平臺Blockchain.info公佈的數據,作為全國最大的比特幣挖礦地,四川區塊鏈算力佔全國七成以上;省發展改革委透露,全省在建和建成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有7個,約佔全國總量七分之一。
上述大部分數據仍在快速增長:5G基站今年全省要新建3萬個,3倍于存量,年底將覆蓋全省21個市(州)和所有縣(市、區);目前已開工數據中心機架數約20萬個,也接近現有數字的3倍。
看相對值
和“第一梯隊”相比
最顯著差距體現在和行業應用結合緊密的領域
絕對數值蘊含的資訊畢竟有限。該如何認識和評價它們?四川現有新型基礎設施在全國究竟處於怎樣的水準?……更多資訊,得在對比中挖掘。
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産業研究院等編寫的《中國新基建競爭力指數白皮書(2020)》,從3個一級指標(新型網路基礎設施指數、新型應用基礎設施指數、新型行業基礎設施指數)和11個二級指標對全國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現狀進行了量化對比研究。
“研究依據指標主要以要素投入為主,更多反映各地相關投入的總量和積極性。”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産業研究院金融科技産業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紅娟介紹,去年全國新基建競爭力平均指數為75.3。四川的這一指數是76.6,在全國31個省區市中名列第11位,“屬於‘第二梯隊’的頭部省份。”
“第一梯隊”是得分80以上的6個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和它們比,四川的主要差距在哪兒?
李紅娟表示,新型網路基礎設施指數(主要反映新一代資訊網路建設情況)方面,四川並沒有被拉開差距——和廣東相比只差了2.1分。新型應用基礎設施指數(主要反映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技術應用基礎設施建設情況)方面,和廣東差距也控制在了2.7分。但到新型行業基礎設施指數(主要反映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各類行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四川和廣東的差距陡增至5.8分。
進一步審視“拖後腿”的新型行業基礎設施指數(全國平均得分為75.7、四川為76.1、廣東為81.9),它由6個二級指標構成。四川得分依次為:智慧能源設施指數65分、智慧醫療設施指數71分、兩化融合設施指數89分、智慧教育設施指數75分、智慧交通設施指數73、智慧農業設施指數66分。
李紅娟認為,在和行業應用結合緊密的領域不太敢“吃螃蟹”,是四川和“第一梯隊”相比一個較為突出的短板,“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領域,短期內有時看不清前景,這需要政府和市場主體大膽試水。”
四川新基建能力到底怎樣
看當下
在演算法等軟體領域較為擅長
晶片製造等硬體領域相對較弱
新基建孕育著巨大機會。國金證券李立峰團隊估計,新基建佔全部基建比重約為7%-12%——這意味著今年全國新基建規模超1萬億元。
拿下龐大市場,需要相應的建設能力。四川新基建能力有多大?相關産業發展情況,是評估能力的重要依據。為此記者梳理出相關主要産業發展現狀——
就人工智慧産業,綜合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戰略研究院編寫的《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科技産業發展報告(2019)》、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編寫的2019年度《成都高新區人工智慧産業發展藍皮書》,全省約有125家人工智慧及相關産業企業,産業競爭力居北京、廣東、上海、浙江和江蘇之後,在全國省區市中排名第6;
就工業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産業,省經信廳編寫的《四川省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情況》提出,經初步測算2019年全省工業網際網路産業經濟增加值規模超1000億元,整體發展水準處於全國中等偏上;四川物聯網聯盟理事長單位中電科三十所副所長肖毅表示,全省物聯網相關産業規模超1200億元,聚集企業超過1100家;
就區塊鏈産業,省區塊鏈行業協會等編寫的《四川省區塊鏈産業白皮書(2019年)》顯示,全省擁有44家以區塊鏈技術研究為核心的企業,産業優勢並不明顯,政府在産業政策支援方面起步晚、支援力度相對較弱;
就衛星網際網路産業,成都高新區編寫的《成都關於衛星網際網路相關産業發展的思考及建議》透露,成都市衛星産業鏈基礎較雄厚,擁有一批傳統航太軍工院所和振芯科技、天奧電子等衛星産業骨幹企業,科研綜合實力較強;四川永聯星通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蔣行川透露,目前全省還沒有一家以衛星網際網路為主業的規上民企;
就5G産業,某運營商四川公司5G業務負責人介紹,川企多從事應用端業務,基站相關設備生産等能力較弱,“部分5G小基站、少量終端在四川,大部分設備還是在珠三角和長三角生産。”
就大數據産業,成都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等編寫的《2018年成都市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報告》提出,成都擁有大數據相關企業400余家,涉及數據採集、數據存儲、數據可視化、大數據應用等。成都虛谷偉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少穎介紹,目前全省並沒有做數據庫硬體的企業,軟體企業也在個位數。
整體而言,多位專家提到我省新基建相關産業都具備一個重要特點——軟體強、硬體弱。
四川省人工智慧學會(籌)秘書長任志宇、成都物聯網産業發展聯盟秘書長李俊華等均談到,四川在人工智慧演算法等軟體領域較為擅長,而在感測器和晶片設計製造等硬體領域相對較弱。“新基建硬體方面沿海已經形成強大的産業聚集,相對而言我們在軟體會更有優勢。”成都高新區新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看潛力
“創新人員投入”和“工業基礎”最具優勢
電價與人才是潛在優勢
産業現狀,並不足以完整反映發展後勁。
賽迪智庫工業經濟研究所編寫的《我國各省區市“新基建”發展潛力白皮書》,以及賽迪智庫電子資訊研究所編寫的《“新基建”發展白皮書》,共同從“潛力”角度對四川進行了深入觀察。“這裡的‘潛力’,更多是指新型基礎設施在當地的建設和應用前景。”賽迪智庫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韓建飛表示。
根據上述白皮書,四川新基建發展潛力得分為74.84,在全國省區市中排名第12位,處於中上游。
哪些因素決定了新基建的發展潛力?上述白皮書從4個維度進行考察,其中發展基礎(考察經濟實力、財政基礎等)方面,四川位居全國第21位;産業支撐(考察工業基礎、企業集群等)方面,居第12位;承接能力(考察人口基礎、用電成本等)方面,居第12位;創新發展(考察創新投入等)方面,居第9位。
進一步看相對優劣勢,韓建飛表示,在各項細分指標得分中,四川在全國最具優勢的是“創新人員投入”和“工業基礎”;相對劣勢突出的是“投資能力”和“財政基礎”。
此外綜合受訪專家觀點,四川新基建發展還具備至少2個潛在優勢、1個有待加強的相對“軟肋”。
2個潛在優勢,是電價與人才。“我們水電的優勢,完全可以化作新型基礎設施的運營成本優勢!”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王海林表示,新型基礎設施普遍對用電需求較高,更容易在數據中心、物聯網等領域形成優勢。省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數據中心用電成本佔總運營成本的70%,而根據當前優惠政策,省內大數據企業可享受0.34元/千瓦時的優惠電價,成本優勢明顯。此外多位專家提到我省人才流失率相對較低,在吸引並留住人才方面同樣具備優勢。
1個相對“軟肋”,是新型基礎設施的示範應用。《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科技産業發展報告(2019)》特別提到,四川人工智慧企業能力總評分在全國排名第9,但政府響應能力評分在全國排名第16。“在看不清應用前景的新基建初期,應用場景試點示範做得好的省份,更有可能在未來獲得競爭優勢。”賽迪智庫電子資訊研究所所長溫曉君建議,四川相關政府部門可加大試點示範支援力度。(熊筱偉 唐澤文)
延伸報道——
哪些基礎設施 才算新基建
“一個縣級區,它發佈的新基建項目投資額都可以超過1000億元!”成都高新區新經濟發展局一位工作人員説,細看項目名單,當地把配套管網和道路建設都算了進去,“好像新基建是個筐,啥子都在往裏面裝。”
究竟哪些基礎設施才算新基建?此前曾流行過“5個領域”“7個領域”等不同説法。但如今已有了“官方定義”——
4月20日,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目前來看,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3個方面內容:
一是資訊基礎設施。主要指基於新一代資訊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路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慧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指深度應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産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産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熊筱偉 唐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