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今年新建102處體育設施 “15分鐘健身圈”就在你身邊

來源:成都商報 時間:2020-04-15 09:54:38編輯:劉映紅

4月14日,紅星新聞記者從“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推進暨2020年全市體育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建設世界賽事名城,不僅是為了傳承城市運動基因,也是通過建設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及大型體育場館來滿足市民運動需求,以賽事舉辦營造城市體育氛圍,帶動廣大市民熱愛運動、投身鍛鍊,助力健康城市建設。在東安湖、鳳凰山體育公園,高新區、新都區、簡陽市等區(市)縣13個新建場館和36個改造場館基礎上,年內成都將新開工建設102處社區綜合體育館、居民運動場、天府綠道智慧健身系統等群眾身邊體育設施。對成都市民而言,將從中受益。

1.png

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

成都去年開展全民健身活動3782場次

2019年,成都市體育系統深入落實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暨“三大賽事”動員大會精神,踐行“謀賽”“謀城”“興業”“惠民”理念,以賽促建,推動體育基礎設施邁上新高度,並以休閒運動引領全民健身新風尚。

成都以天府奧體公園、東安湖體育公園、鳳凰山體育公園為核心,完善重大體育設施佈局。2019年,成都新開工體育項目55個,加快推進36個體育場館設施改造提升。編制綠道體育設施佈局導則,在已建成的3429公里天府綠道上植入多種類體育設施。積極開展“家門口”運動空間和社區綜合運動設施研究,在綠地、廣場、商業綜合體、廢舊廠房等閒置空間、鄉村林盤院落等植入體育設施,實施社會足球場地規劃建設,著力打造“15分鐘健身圈”。

成都發揮天府綠道載體作用,聘請成都籍奧運冠軍世界冠軍擔任綠道健身形象大使,開展綠道科學健身指導和智慧健身器材配置,組織登山徒步、越野跑、自行車、嘉年華等綠道體育賽事活動,邀請駐蓉使領官員、在蓉留學生和來蓉參賽運動員走進綠道,全年組織天府綠道健身系列活動831場次,參與人數1200萬人次。創新開展社區運動節,設置社區體育競技比賽、科學健身展示、“大運會社區講堂”等項目,帶動社會基層“細胞”廣泛參與體育運動,培育健康社會風尚和共建共用賽事名城的良好氛圍。大力支援開展老年人新興健身項目,參加省第九屆老年人運動會成績優異,圓滿舉辦市第六屆老年人運動會。2019年,成都開展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3782場次,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提升至680萬。

2.jpg

天府綠道國際自行車車迷健身節

今年全民健身活動不少於3000場次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都市體育系統迅速建立全系統應急機制,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復工復産行動,努力發揮體育獨特功能助力經濟社會恢復正常秩序。3月份舉辦的“天府綠道健康行”和“成都雙遺健康跑”兩場活動回應群眾健身需求,對提振戰勝疫情、恢復正常生産生活秩序的信心起到了積極作用。接下來,成都將精準策劃組織全民健身活動,全年計劃組織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3000場次,其中綠道活動不少於800場次。

著力培育休閒運動新潮流,持續提升“運動成都”品牌影響力。以天府綠道為引領、以社區運動節為載體,豐富健身活動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推動活動組織“量”的提升和健身服務“質”的飛躍,形成品牌突出、主題鮮明、獨具特色、種類多樣的全民健身活動體系。

精準定位醫務工作者、教師、企業管理人員等不同行業,以及老年人、青少年等不同人群,精心設計適宜不同群體的天府綠道健身項目,實現健身活動覆蓋所有綠道、覆蓋所有人群、覆蓋應有項目,引導廣大市民走進綠道,引領積極健康生活方式。在體育總局指導和支援下,形成可向全國推廣的綠道健身模式,打造世界級綠道健身品牌。

圍繞加快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全面啟動社區體育運動三年行動計劃,常態化組織“社區運動節”,開展“社區健身達人評選”“我要上市運”主題活動,開設“大運會社區講堂”,宣傳成都大運會和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培育市民熱愛體育、參與體育的生活風尚,打造有全國影響和引領作用的“社區運動節”品牌,積極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

3.png

市民參加綠道健身活動

“15分鐘健身圈”你我都受益

2020年,成都將強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和場館運營。積極構建覆蓋市—區(縣)—社區、滿足賽事—訓練—全民健身需求的“三級三類”公共體育設施體系。

以保障成都大運會需求為首要任務,克服疫情影響,確保東安湖、鳳凰山體育公園,高新區、新都區、簡陽市等區(市)縣13個新建場館和36個改造場館建設任務按進度實施;結合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推進市級競訓場館和區縣級公共體育場館提升改造,年內新開工建設102處社區綜合體育館、居民運動場、天府綠道智慧健身系統等群眾身邊體育設施,高品質建成“15分鐘健身圈”;推進區(市)縣“一場一館一池”“兩中心”(注:縣級行政區劃內應按標準要求建設至少1個體育場、1個體育館、1個游泳池和1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1個國民體質監測中心)全覆蓋;落實全國社會足球場地建設專項行動,確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間社會足球場地建設目標任務。以體育場地普查為依託,全面摸清家底,強化“補短板”任務,確保我市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超過“十三五”規劃目標。

4.jpg

按下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快進鍵

2019年,成都積極對接國際體育組織,構建重大賽事申辦籌備工作體系。高效率成功申辦2021年大運會、2022年世乒賽、2023年亞洲盃、2025年世運會等重大賽事。高標準舉辦第18屆世警會,成都馬拉松成為中國首個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高水準舉辦國際籃聯三人籃球世界巡迴大師賽、國際網聯青少年網球年終總決賽、國際乒聯男子女子乒乓球世界盃等32項國際賽事,獲得相關國際體育組織授予的“黃金主辦城市”“卓越貢獻城市”等多項殊榮。成功引入亞洲體育舞蹈聯合會總部,實現全市國際組織總部落戶“零”的突破。成都在全球賽事影響力城市榜單中由89位躍升至28位,進入全國前三。

5.jpg

成都興城隊成功衝甲

2020年,成都將繼續高品質籌備2021年大運會,全面推進2022年世乒賽、2023年男足亞洲盃、2025年世運會前期籌備工作;高標準舉辦成都馬拉松、國際籃聯三對三世界巡迴大師賽等國際體育賽事和市第十四屆運動會。培育引進更多符合城市發展定位、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高端品牌賽事,對現有賽事活動進行系統分析和規範化管理,實施“優勝劣汰”,保留、扶持一批有市場價值和發展潛力的賽事。同時,全力爭取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一批影響力大的標誌性賽事落戶成都。隨著天府綠道建設的持續推進,適時引進長距離越野挑戰賽、自行車競速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

推動體育産業跨越式發展,出臺促進體育産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實施細則和推進“電競+”産業發展實施意見,指導各區(市)縣制定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促進體育産業發展的良好政策體系。打造體育健康脈動消費新場景,加快建設體育産業功能區和生態圈,力爭2020年體育産業總産值突破800億元,爭創全國體育消費試點城市。(紅星新聞 何鵬楠 孟武斌 成都市體育局供圖)

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