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場館探營丨東安湖體育公園:化身“飛碟”的太陽神鳥將飛向哪?

來源:成都商報 時間:2020-12-03 09:39:26編輯:劉映紅
明年夏天的第32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是成都第一次承辦的世界性綜合體育賽事,為此,成都共設置了49座場館,含13座新建場館和36座改造場館,這些比賽訓練場館外表或宏偉,或精妙,內部設施都很先進。根據成都關於大運會“辦賽營城”的理念,這些體育場館的設計除了考量在賽期的使用外,如何在大賽結束後更好運營,使其繼續發揮能量,顯然是一個需要提前做好“功課”的課題。


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大運主場館夜景
在距離大運會開幕不到一年時間的今天,成都“破題”情況進展如何?紅星新聞大運頻道將陸續推出“大運場館探營”系列報道,以圖文采訪報道和視頻脫口秀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深度報道,呈現和解讀49所場館將為運動員帶來哪些新的體驗,未來將給市民帶來哪些實惠,特別是在“大運遺産規劃”方面的計劃和進展。
第一期,一起來關注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
【超快的速度】
建設工期只有23個月
從場館上空已能看到完整的“太陽神鳥”


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大運會主場館
作為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項目包括“一場三館”,其中的4萬座甲級主體育場將舉行成都大運會的開幕式,1.8萬座甲級多功能體育館承擔大運會體操比賽任務,3000固定座席甲級游泳跳水館承擔游泳比賽功能,而小球館則是作為大運會比賽時的體操比賽訓練場館使用。由於本屆大運會的籌備時間不足兩年,東安湖體育公園的建設工期只有短短的23個月,對比深圳大運中心44個月的工期和西安奧體中心33個月的時間,這片場地都刷新了同等量級、規模和檔次場館投建的速度。
目前,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已完成主體結構、鋼結構封頂,金屬屋面也已安裝完成。不久前,主體育場“太陽神鳥”玻璃屋面順利完成安裝,如今從場館上空觀看,已能看到完整的“太陽神鳥”圖案。而作為重要賽事承辦地和訓練場所的“三館”,目前也完成主體結構、鋼結構封頂,外立面基本呈現。此外,東安湖體育公園“一場三館”已經提前通電,並正在實施機電、消防、精裝及室外園林景觀等多專業交叉施工,預計今年底實現建築形態呈現。


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大運會主場館
【新潮的設計】
“飛碟”設計貼合成都“科幻之都”的發展
與龍泉山自然風光融合,達到望山見水的效果
明年8月18日,成都大運會開幕式將在此進行,據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場館部負責人何平介紹,體育場“飛碟”設計靈感,一方面是貼合成都“科幻之都”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是來源於成都城市的標誌性元素太陽神鳥,兩個層面的設計考量代表著成都文明和現代科技的結合,“在開幕式上,東安湖體育公園體育場將以245萬顆LED燈珠在夜幕之下藝術呈現‘飛碟’造型及屋面‘太陽神鳥’。”


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大運會主場館
此外,東安湖體育中心的設計,還考慮到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理念,比如場館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由於場館“依山傍水”,考慮到與龍泉山自然風光的融合,在設計之初建造團隊就為體育場預留了一個29米的平臺,在這既可以一覽龍泉山的壯美景觀,也可以瞭望東安湖公園內秀美的生態環境,何平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東安湖體育公園整體佈局充分利用項目用地南側東安湖、東側龍泉山等自然景觀資源,可以達到‘望山見水’的效果,除了平臺外,整個東安湖體育場的外立面都是以格柵的形式呈現,透過格柵,場館內的觀眾也可以看遠方的龍泉山和近處的東安湖。”

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大運會主場館所在地
【優化的經濟效益考量】
促進産、城、人相互融合
大運會後場館將用於演藝、展會、競賽等
全世界範圍內,大型體育賽事體育設施後續利用、運營,一直都是困擾各國的“老大難”問題。如何避免場地限製造成的資源浪費,進而讓這些體育設施能夠産生相應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也是衡量一屆賽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
如此美麗的體育場,投入自然巨大。如何讓其産生應有的價值?據何平介紹,東安湖主體育場在設計之初就在“經濟”上有很多的考量。“主體育場的座位數是4萬座,也是綜合考慮了賽事運作以及它的經濟效益。”何平説道,關於主體育場內的座次設計,團隊考慮了很多的細節,前期則開展了多次專項調研。“我們分析了包括倫敦奧運會、俄羅斯世界盃、北京奧運會在內的多項國際賽事,發現大型體育場館租賃的費用高昂,但是滿座的情況卻較少,容易導致資源浪費也提升運營難度,多番研討調研之後,東安湖主體育場最終確定為4萬座席。”
此外,東安湖體育公園在選址上也充分考慮了區域周邊的需求,以保障賽後可將場館運營做優、做活。總佔地面積約688畝的園區北臨成都東西城市中軸線,這條重要的城市主軸未來將串聯起東安湖體育公園與東部新區。在為大運會做好賽事服務的同時,促進産、城、人相互融合,形成可進入、可參與的公園城市示範區。“一場三館”在大運會之後還將用於大型演藝、綜合展會、體育競賽和全民健身,除此之外,項目周邊還包括5000畝東安湖和約10公里的環湖步道,圖書館(媒體中心)、劇院、藝術中心、驛馬河公園、酒店等生活、商業配套設施也將同步推進建設。

將圍繞體育公園對周邊進行城市綜合開發
“賽事以及體育培訓將會是主要方向”
依託于強大的區位條件,東安湖體育公園將發揮賽事人氣吸附效應,通過高標準、高品質的設計、建設以及場館運營,推動成都市改變千年以來的城市格局,助力實施“東進”戰略發展。龍泉驛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朱秀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東安湖體育公園,將極大的滿足和豐富周邊龍泉驛區居民的體育鍛鍊以及業餘精神文化需求。而何平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未來將圍繞體育公園對周邊進行城市綜合開發,將其打造成為集賽事、旅遊觀光、小型展覽、全民健身及文化演藝一體的綜合性場所,“尤其是賽事以及體育培訓這兩塊,將會是主要方向。”
顯然,這些計劃圍繞賽後場館體育功能,明確了商業運營模式,通過舉辦體育賽事和活動,既保持場館持久運營,又全面服務大眾、競技體育和體育産業發展。成都充分借鑒深圳等城市辦賽營城的先進經驗,以全局視野和長遠眼光科學地對重大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與街道、社區的發展進行系統規劃,將體育場館建設融入城市社區功能實現當中,將體育場館的經濟功能與社區經濟發展的需求相統一,設計好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這一切,都建立在成都關於大運會“辦賽營城”的理念基礎之上,也將成為未來城市體育設施可持續發展的樣板。(紅星新聞 何鵬楠 劉海韻 周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