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重大項目密集開工、一場場“雲簽約”儀式舉行,成都正朝著“雙勝利”目標邁開大步
3月2日
●成都召開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
3月3日
●9個重大項目與青羊區“屏對屏”集中簽約
3月4日
●“成都33條”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出臺
●青羊區18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3月5日
●四川一汽豐田新車型項目在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啟動
●新都區13個項目中集開工
●郫都區6個項目集中開工
3月6日
●“在崇州@全世界”招商引資項目集中“雲簽約”
3月7日
●青白江區14個工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3月8日
●成都市重大基礎設施及民生社會事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態勢向好,被“暫停”的城市已經“甦醒”。原因無他,行動起來,才能從容應對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衝擊。“甦醒”的城市站定,邁開大步,錨定目標、開工、簽約……成都按下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快進鍵”。
3月首個工作日,成都召開會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當下,左手疫情防控,右手經濟社會發展,以電視會議形式開到區(市)縣一級,形式精簡,靶向明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兩天后,“成都33條”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出臺,從推動生産、消費、投資等多個層面為奪取“雙勝利”助力。
在疫情防控不確定性和經濟運作不穩定性帶來的雙重挑戰之下,“雙勝利”是一個有難度的目標,也是把先行優勢轉化為強大動能的化危為機“窗口”。成都能夠快速反應,科學、精準地進行全面部署,信心、底氣、行動力從何而來?
速度
與時間賽跑
以天為單位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3月第一週,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一個個曾經停留在藍圖上的項目,猛然一躍,跳出圖紙,如一顆顆種子,迅速在成都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3月8日上午,在成都羊西線改造工程現場,成都市重大基礎設施及民生社會事業項目2020年3月集中開工儀式舉行。儀式上宣佈,77個重大基礎設施及民生社會事業項目將集中在3月開工,總投資達到約1707億元。
重大項目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壓艙石”,緊盯重大項目,把受疫情影響的時間“搶回來”,對其他領域具有牽引和示範意義。
3月4日,青羊區一處工地上,工程機械喇叭齊鳴,吹響了青羊區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的號角。當天,青羊區一季度集中開工的18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97.49億元,涵蓋現代服務業、民生和社會事業、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
3月5日,開工更加密集,全城熱火朝天。被視為成都第一季度開工“重頭戲”的四川一汽豐田新車型項目,在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啟動,計劃2021年投産下線,産能規劃10萬輛/年,將填補成都造在B級乘用車領域的空白。新都區13個項目中集開工,總投資160億元,包括仨川航空零部件智造裝配基地等7個産業功能區支撐項目、旭輝廣場等6個城市品質提升及民生服務項目。郫都區6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10億元,涵蓋5G+人工智慧、大數據、先進製造業等領域,建成後勢必為成都打造萬億級電子資訊産業功能區再添發展新動能。
成都與時間賽跑,抓緊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的同時,産業生態圈正在逐步完善。3月7日,青白江區14個工業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歐洲産業城舉行。當天開工的項目內涵足夠豐富,比如廈門鎢業鉬新材料先進製造(出口)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將建設一條具有國際領先水準、年産1萬噸的鉬新材料生産線,投産後産品將出口至歐美各國。更為重要的是,該項目的投産將為青白江區智慧製造和新材料兩大主導産業提供較大發展空間,帶領青白江躋身西南地區鎢鉬新材料産業第一梯隊,吸引鎢鉬新材料上下游産業來此聚集,為中歐班列提供高價值貨源。
成都一週內陸續開工的重大項目,聚焦推動製造業創新發展,推進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一批重大項目核心競爭力突出、産業帶動性強、集聚效應明顯。這些優質項目將資本引向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為成都高品質發展增添新動能。
3月第一週,伴隨著機器轟鳴聲,一個個曾經停留在藍圖上的項目,猛然一躍,跳出圖紙,如一顆顆種子,迅速在成都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也由此,我們得以窺見成都未來的模樣和高度。
力度
在危中尋機
把握“窗口期”吸金超千億
疫情之下,成都迅速反應,將項目推介和洽談從“面對面”變“屏對屏”,項目簽約從“見面簽”變“線上簽”,實現了跨區域、跨城市“零距離”交流。
3月6日,“在崇州@全世界”招商引資項目集中“雲簽約”儀式上,崇州與11個投資主體企業變“面對面”為“屏對屏”,現場簽約項目共11個,協議投資220.8億元,包括世界500強項目1個、民營項目500強1個、新經濟500強項目2個,行業領軍或知名企業項目7個。簽約項目中,既有産業融合發展的農業和文旅康養項目,又有加快打造綠色高端現代産業體系的智慧製造和智慧應用項目。項目落地後,不僅延長壯大了崇州市主導産業的産業鏈,也將為豐富完善成都市産業生態圈貢獻積極力量。
招商引資是促進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動力之源。往年春暖花開之時,正是各大城市招商引資如火如荼開展之際。疫情之下,成都迅速反應,轉變招商引資固有模式,通過線上會議、視頻、電話,將項目推介和洽談從“面對面”變“屏對屏”,項目簽約從“見面簽”變“線上簽”,實現了跨區域、跨城市“零距離”交流。
成都與全國很多城市一樣,正在尋找突破口。
梳理3月第一週成都的招商引資動作,會發現成都正在加大産業鏈招商力度。與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型材料等頭部企業共同梳理分析産業鏈構成和供應鏈組織,政企聯動從最具比較優勢的環節入手開展網上網下相結合的産業鏈招商和供應鏈招商,其指向是加快吸引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和關鍵核心企業。招商引資過程中,成都還積極鼓勵企業實施産能替代、優化、重組,推動産業鏈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集聚發展。
來自成都市投資促進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以來,成都已通過線上方式簽約招商引資項目42個,總投資1011.3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17個,總投資927.5億元。實際上,這幾組數據得來並不容易,成都市投資促進局為此主辦、協辦線上簽約及推介活動46場,幾乎各個區(市)縣都參與其中。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成都市投資促進局已對接目標企業760余家,獲取項目投資意向188個;收集、儲備在談項目490個。成都,在應對危機中補齊短板,在堅守戰略中強化優勢,持續增強的則是城市發展的硬核支撐力和經濟全面恢復的內生驅動力。
精度
助力“雙勝利”
“成都33條”全國率先出臺
成都的反應速度足夠快速,公開資料顯示,在全國城市中率先出臺政策,對新的一年進行全面部署,以此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校準。
3月首個工作日,成都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堅定信心、擔當擔責、統籌兼顧、精準發力,有力有序推進疫情科學防控和城市正常生産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隨即,“成都33條”發佈,從推動生産、消費、投資等多個層面為奪取“雙勝利”助力。成都的反應速度足夠快速,公開資料顯示,在全國城市中率先出臺政策,對新的一年進行全面部署,以此為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校準。
逆週期調節,更要發揮好政策杠桿的作用,3月的第一週,有關信號已經頻頻釋放。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出臺“成都33條”意見之後,各部門、各行業出臺了一系列精細化政策,成都政策調節的工具籃裏,“菜品”越來越豐富。減免企業稅費,增加財政支出,對中小微企業金融紓困專項行動等政策,不少已經開始收到成效。
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成都還提出一家規上企業一名聯絡員、一個行業一個專班制度,督導防控工作落實,解決企業復工復産問題,促進穩産滿産。一家企業不恢復正常運作,聯絡員不返回機關;一個行業不恢復正常,聯絡工作專班就要負責到底。
3月5日,北航西部國際創新港正式復工。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新經濟局派到北航的駐企專員田晨郴為此做了不少工作。從2月5日開始,她就幫助北航完善復工方案和防控預案,協助籌措物資,解決各項困難和問題。“第一次幫企業改方案時,感覺自己像個老師,一條條逐一看逐一寫建議,復工方案被改成了‘花臉貓’。最終,在田晨郴的協調下,企業順利復工,員工們無法返回人才公寓居住的情況,也被妥善解決。
“成都33條”最後一條的要求更加務實——15個工作日內市級相關部門要制定提出具體貫徹落實政策細則和相關工作舉措,區(市)縣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差異化、精準化的政策措施。這,是成都啟動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快進鍵”的溫度及精度,背後是成都統籌推進防控和發展各項任務的更大格局和眼光。(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白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