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嵐接受記者專訪
陶嵐(左一)在急診預診臺前,與同事商討工作
“有沒有發燒?”“有什麼不舒服?”“最近14天有沒有去過外地?”“家裏有沒有人去過?”……這些問題,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預檢分診處值守的護士們每天都要問上無數次。新冠肺炎疫情苗頭初顯時正逢大假臨近,醫院敏銳地預見疫情的長期性和嚴重性,緊鑼密鼓進入備戰狀態。
護理部主任陶嵐幾乎把家搬進了醫院,護理團隊的組建、隔離病房的改造、防控知識培訓和操作培訓、支援護士的防護培訓……在她的帶領下,護理部積極應戰,嚴防死守完成一項又一項護理任務,為生命“站崗”,築起一道安全防線。
連夜改造發熱門診
自己行動搬、抬、佈置、消毒
1月27日18時許,醫院接到疾控中心通知:收治的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為確診病例,需立即轉運至市公衛中心。陶嵐立即對接市公衛中心、轉運、安排其家屬隔離觀察、深度消毒,一系列流程下來,已是淩晨2點。次日,她又準時回到崗位總結經驗,做到患者零漏診、職工零感染是她的目標。
要應對每天絡繹不絕的患者,護理任務和醫療任務同樣繁重,作為護理部主任,肩頭任務之重,可想而知。為了滿足抗疫需要,陶嵐召集護士長及護理骨幹,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開始根據新型冠狀病毒的特點重新梳理防控流程。現場查勘,確定人員、場地、物資配備方案後,連夜改造發熱門診和發熱留觀一區、二區。人手不足,她和護士們就自己行動,搬、抬、佈置、消毒,同時間賽跑,為發熱患者的接診、留觀,疑似患者的區域性隔離工作順利實施打下堅實基礎。
緊接著,陶嵐開始籌備應急梯隊人員,進行人力資源調配,安排應急護理人員進行穿脫個人防護用品培訓及現場踩點,熟悉工作流程。“我們平時很少需要穿防護服,這些技能和知識必須強化學習,重新考核,做好自我防護才能更好地保護患者。”
在醫院重要“門戶”
護士擔負起“守門員”的職責
對於傳染性疾病,醫院絕對是最危險的地方之一,到醫院就醫的患者、陪同前往的家屬和朋友、一線的醫務工作者都面臨著巨大的感染風險。
作為新冠肺炎的表徵,體溫監測是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關卡,而醫院大門、門診診區、住院部出入口是重要“門戶”,負責體溫監測的護士就擔負起了“守門員”的職責,她們從眾多往來醫院的人群中,篩查出發熱的人員,通過設立的普通病員通道、發熱通道和工作人員通道,盡可能實現層層隔離,最大限度減少病毒傳播對大眾的影響。
為了避免因人員聚集和流動引起的交叉感染,醫院住院部實行門禁管理,製作了“陪護證”,嚴格做到一患一陪一證,在每天的門禁崗執勤中,護理人員承擔起告知和健康宣教的職責,爭取患者家屬的理解和支援,並嚴格執行陪護人“出入證”制度,做到“無證不入”,規範管理。
陶嵐還組織護理部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冠肺炎護理工作指引》,細緻到專項培訓;隔離病房管理制度;隔離患者的接收、檢查、轉運、心理護理;醫務人員穿脫防護服的流程、口罩戴摘的方法,可以説護理工作的每一個步驟,每個時間段該做什麼、怎麼做都一目了然。“之前少有人遇到過嚴重的疫情,難免恐慌,有了指引,相當於有了規範安全的操作手冊。”
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被確定為成都市收治新冠肺炎病例定點醫院後,陶嵐隨幾名專家第一時間奔赴金堂指導工作,也將《指引》帶給了當地醫護,為之後收治患者增添了安全防護。
不計生死、不計報酬
大批人員請戰一線
原本,護理部不少護士將開始休假,準備回家過年,但在疫情面前,她們改變了主意,隨時待命,聽候調配。陶嵐帶頭請纓,護理人員紛紛自願報名要求到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短短幾天就收到近三百份請戰書,更有大批人員自發申請加入援湖北醫療隊。
陶嵐向記者講起護士趙鐘升的故事,他到底“請戰”過幾次?連他自己都記不清了。2月2日,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出發前往武漢,其中,市三醫院共派出19人出征,19人中沒有趙鐘升。在科室走廊,趙鐘升拉著護士長馬軼,急哭了。“不要失望嘛,我們科室只有兩個男護士,這次派了個男護士去,下次我們會均衡力量。‘打仗’嘛,還是需要團結一致、通力合作。你現在不是不能去,是為了以後更好!”馬軼用這番道理安慰他,但就在下一秒,她也沒“繃住”,跟著哭了。“哎,好多同事私下都給我發了《請戰書》,大家都想多救一些人,沒有更多的想法了,不計生死、不計報酬……”
“護理部的成員除了我,都有娃娃,我沒有後顧之憂。”“我從事護理工作8年,有重症經驗,請陶老師考慮我。”“陶老師,無意中知道您可能會去前線,我覺得我能做好,我換您……”“保證安全、保證聽話,請安排我去。”……陶嵐打開手機,翻著那些留言, “雖然每天處在防疫的緊張氛圍中,但心裏很溫暖、很感動。”她深知隔離病區的風險,擔心每一個人的安全,而她只有一遍又一遍地囑咐:防護!防護!再防護!發過去一個個擁抱、笑臉的表情,千言萬語都在信念與共識中。
3月8日、9日,我市傳來好消息,陶嵐獲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護理團隊獲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三八紅旗集體,來不及慶祝,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不曾有一絲懈怠。(王靜宇 攝影 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