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區 > 焦點圖 > 正文


成都龍泉驛區“文體旅”行業蓄力復蘇煥新顏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3-24 10:30:05    編輯:陳姝悅


  突如其來的疫情,令文體旅行業元氣大傷。當前,疫情防控局勢逐漸好轉,也是穩步推進文體旅行業復工復産的重要時期。成都市龍泉驛區成立“文旅專班”,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直擊行業復蘇痛點。

 

  洛帶古鎮景區在四川省率先開放;梵木創藝區在成都市首批開園;6個A級旅遊景區開放4個;規上企業復工率97.7%……數據背後,是成都市龍泉驛區文體旅人在區委區政府統一決策部署下的精準謀劃,盤活文體旅行業的信心與決心。
 
  成立“文旅專班” 一對一服務企業

 
  “2月25日,在區文産辦領導下,建立了服務文産企業復工復産聯絡員制度。由區委宣傳部和區文體旅局派專人一對一到企業蹲點服務。後來隨著工作轉型,從復工復産轉為穩産滿産,我們又抽調區委宣傳部、區文體旅局69名機關人員成立文旅專班,通過實地走訪、線上對接等方式,全覆蓋走訪摸清436個文旅單位,收集困難訴求。”龍泉驛區文旅專班相關服務專員介紹到,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文體旅行業受到嚴重衝擊,龍泉驛區內全産業鏈整體消費損失比較大。
 
 
 
  為了及時掌握和解決企業在復工復産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龍泉驛區“文旅專班”通過專題調研、實地走訪、線上對接等方式,摸清企業防疫物資、房屋租金、電力電費、客源4類23個困難訴求,分門別類建立臺賬。通過聯席會議、現場辦公等方式,已經解決18個。 

 
 
  無論是辦事服務,還是政策服務,首先要把政策匯總起來,便於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自行查詢,了解相關政策。為支援文體旅企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和衝擊,龍泉驛區整理國家和省市區援企穩崗、稅收減免、貸款貼息等政策措施,編印惠企利企“一本通”,幫助企業全面知曉政策。成立政策講師團掛牌上崗,深入文旅企業、園區景區宣講政策,舉辦“創業天府菁蓉匯”政策專場解讀活動,做到全覆蓋。開通政策“雲課堂”,在 “驛直播”APP開通政策解讀專欄,線上線下全方位、多維度解讀政策,幫助企業用好政策。“幹貨很足,企業可以通過‘一本通’,快速找到自己要辦理的事項,了解復工復産政策,清晰準確掌握政策和辦事需求。”龍泉驛區一文旅企業經營者説道。
 
  雪中送炭 解決企業缺資金融資難痛點
 
  “我們拿出真金白銀為企業解燃眉之急,向南山汽車文化園、蔚然花海景區等11家企業兌現區級文産資金450萬元,向新西南、國際標榜等5家企業兌現區級人才扶持資金55萬元。”龍泉驛區文體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企業融資難,龍泉驛區搭建平臺促進銀企對接,協助12家文旅企業對接文創通貸款産品,6家企業申請的文創通資金2600萬元進入申報環節。

 
 
  疫情衝擊之下,企業活下去就是春天。對於許多企業來説,一筆資金週轉不順就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龍泉驛區積極為企業協調爭取上級扶持。為四川非意歐等5家企業爭取市級援企穩崗資金520萬元,為桃花故里景區等6家企業兌現市級旅遊業資金98萬元,申請市級公服轉移資金78.2萬元,為天機雲錦等2家企業爭取市級實體書店扶持資金45萬元,推薦梵木創藝區文創産業打造計劃、洛帶華僑城·客家文旅科創小鎮兩個項目申報2020年省級文産專項資金。為企業雪中送炭,解企業燃眉之急。 

 
 
  針對受疫情影響衝擊較大、抗衝擊能力不足的中小微民營企業,龍泉驛區匯聚力量“一減四降”。協助多方力量為企業減房租、降水電氣網費。策劃“好房東”行動,洛帶華僑城等為小微商家減免房租260余萬元,梵木創藝區為63家企業免除房租;通過聯席會議,幫助321創意園88家企業退回多交電費、恢複國家規定交納電費,督促落實九折水價,為181家網吧降網費180余萬元。
 
  多方聯動 幫助企業增強信心穩步經營
 
  一盤文旅復蘇大棋已經佈局,並落子在龍泉驛區這片熱土。龍泉驛區文旅專班全面摸清企業復工復産、困難訴求的基本情況,為企業竭力提供優質服務。選派專員對9個行業、436個文旅單位開展駐點服務,向219家規上標上企業提供“政策清單”,為12家印刷企業開通復工“綠色通道”,解決防疫物資、政策申請等問題,確保安全復工、有效復産、實現穩産。

 
 
  舉辦第34屆桃花節“雲賞花”活動,吸引1200萬人次線上觀看。搭建平臺提升訂單量,舉辦梵木創藝區開園儀式,助力招商洽談,指導魔方能量文旅、灌籃公園、藏羌彝文創等3個項目,簽約金額達7400萬元。
 
  龍泉驛區文旅專班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龍泉驛區將圍繞免、減、緩、返、補、貼等六個方面細化文創支援措施,把企業扶起來、讓經營活起來;提前啟動年度專項資金申報,確保上半年將文産專項資金撥付到位;借助“文創通”産品、文創基金,解決融資需求,加大對文旅企業的路演發佈、孵化培訓;鼓勵企業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手段,積極開拓新業務、尋求增長新空間。大力培育“非接觸”經濟、“一人式”消費等新風尚,不斷促進文創企業提質增效,提升龍泉文旅産業抗風險和競爭能力。(溫彩苓 成都市龍泉驛區文旅專班供圖)
 

∥ 專題活動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