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都 > 政務資訊 > 正文


四川明確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範圍 嚴格水生野生動物審批管理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3-19 14:47:59    編輯:陳姝悅



  3月19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召開新聞發佈會,圍繞四川省剛剛出臺的《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下一步四川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以及當前公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讀。

  據四川省水産局黨委書記、局長何強介紹,此次出臺的《決定》進一步明確了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範圍,對於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水生動物物種核準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及《四川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野外物種,嚴格按照《決定》要求進行管理,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四川省<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要求禁止獵捕、交易、運輸、食用的,必須一律嚴格禁止。

  據悉,在四川省有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0種,包括國家一級:中華鱘、白鱘、達氏鱘;國家二級:大鯢、細痣疣螈、大涼疣螈、水獺、小爪水獺、胭脂魚、川陜哲羅鮭)。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45種(如岩原鯉、鱸鯉、重口裂腹魚、中華鱉、烏龜、黃河高原鰍等)。

  加強水生野生動物合法利用行為管理。對列入《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和《四川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的人工種群,取得《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或專用標識後,方可利用。目前,四川省有18個依法人工繁育或經營利用的品種。對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但未列入《四川省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的物種和列入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産新品種,按照《漁業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管理。

  嚴厲打擊水生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堅決取締非法水生野生動物市場,嚴厲打擊各類違規交易,斬斷水生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利益鏈。並結合中國漁政“亮劍”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將打擊水生野生動物非法捕撈、販賣等行為作為漁政執法重點,聯合相關部門,針對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物種、重點環節,加強執法監管。對於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四川省<野生動物保護法>實施辦法》非法獵捕、交易、運輸、食用水生野生動物的,按照《決定》要求在現行法律規定基礎上加重處罰。自2月中旬以來,配合市場監管、公安、海關、林草部門開展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專項執法行動,未查獲任何違規交易水生野生動物行為。

  嚴格水生野生動物審批管理。進一步梳理農業農村部門負責的水生野生動物行政許可事項,制定完善的工作規範,按照《決定》要求和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制定的行政審批辦事指南嚴格管理,確保水生野生動物行政許可工作規範、有序。在管理工作中,要重點對水生野生動物來源合法性、申報材料的真實性,以及與審批條件的相符性嚴格把關,從嚴控制準入門檻。對不符合審批條件和要求的,堅決不予批准。要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原則,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善相關檔案和標識制度,加強對水生野生動物的標識管理。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限期整改並依法予以處罰,確保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經營利用等活動依法依規、有序開展。目前,全省辦理水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的養殖場有558家,主要養殖雜交鱘、胭脂魚、大鯢、中華鱉等;辦理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474家。

  大力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引導。組織各級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做好《決定》《通知》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解讀,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法治意識。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社會組織和新聞媒體的作用,利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以及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等機會,加強對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的宣傳普及,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科學文明的飲食觀,摒棄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徹底剷除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的生存土壤。發揮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作用,主動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推動形成全社會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良好氛圍。社會各界可以及時向本地漁業主管部門舉報發現的違反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的行為。同時,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也向大家公佈了農業農村廳的舉報電話:028-87774961。(袁虹)

∥ 專題活動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