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榮:把每一次維權都當做生命中的最後一次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1-26 11:09:00編輯:劉婷婷
“農民工權益被損害的行為一日不止,我的維權步伐就一日不停。”王曉榮自詡是農民的兒子,保障農民工的權益將是他堅持一生的事業。在過去十八年間,他總計為7.5萬餘名農民工討回9.3億余元,辦公室裏擺放的百餘面錦旗和500余封感謝信是工作成就的最好見證。
常年在外奔波,一本翻爛的司法書籍是他最忠實的陪伴著,更是他發聲的底氣。被誘惑、被暴打、被威脅,外在的不利因素都不能阻止王曉榮伸張正義的決心。
農民工心中最“鐵”的兄弟  正義道路上決不退縮
2003年是王曉榮人生的轉折年,以第一名的成績公考到巴中市農民工維權中心。同年他跟隨市總工會人員到山西清徐縣處理一起農民工死亡事件。
當他把爭取來的9.7萬賠償金交到亡者父親手中時,那位中年壯漢“撲通”一下跪在王曉榮面前,重重地磕了3個響頭。這一幕被永久地刻在了王曉榮腦海裏。
有了第一次的實踐後,他明確法律知識的重要性,一本司法書籍就成了常伴之物。有了第一次的實踐後,他看到很多農民工需要幫助。 “我感到很痛心。慘死在外地的民工也有尊嚴,也是平等的啊。他們為當地企業做出了貢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企業為什麼不尊重他們?”王曉榮對於不良企業的不理解,轉化為對農民工遭遇的深深同情。他明白每一個在外務工的農民工背後都有一個家庭需要支撐,他們的每一分工資都有可能是整個家庭唯一的收入來源。
“我是農民的兒子。”懷揣著一份對農民工的感同身受,王曉榮不斷前行在路上。
2004年9月,巴州區一農民工在山西某小煤窯死亡。王曉榮徒步一小時爬上出事礦山尋找證據。煤老闆以3000元辛苦費利誘王曉榮,讓他不要再管這件事。被拒絕後,指著鼻子威脅:“趕緊滾蛋,不然,老子出10萬元將你的人頭買了!”説話間一腳將他踢下十幾米的深溝。
死者親屬幾經週折,艱難地將滿臉是血的王曉榮從廢棄的礦井中救出。可危險並沒有讓他止步。面對“出門就打斷你一條腿”眾多的恐嚇和威脅,王曉榮説,他心裏從來就沒一個“怕”字。
深夜,面對想妥協的死者家屬,王曉榮堅定地説:“放心吧!就算豁出我這條命,也要讓你們的親人得到合法賠償!”後來,在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下,最終為受害農民工追償死亡賠償金18萬元。
維權路上,生死存亡的瞬間很多,王曉榮踐諾絕不退縮,“只要看到他們臉上洋溢地笑臉,內心就有十足的勇氣面對未知的危險。”一次次地努力,一次次地成功,一張張農民工笑臉,讓他收穫了“四川省第六屆勞動模範”“四川省優秀共産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1”模式助農民工正確維權
通過對農民工維權事件的總結,王曉榮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需要發動農民工自發理智維權。
“農民工一般都是通過訴訟、當地政府、自發組織的方式進行維權。”王曉榮覺得三種途徑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讓農民工討薪路齟齬前行。他希望每一個在外務工的農民工都能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
10多年來,他通過“以案説法”的方式共開展法律知識培訓近3000次,讓30余萬民工掌握了《勞動合同法》、《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和《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同時,王曉榮把普及《刑法》和《治安處罰法》等作為培訓重點。
在實踐中,王曉榮總結出“3+1”維權模式,即在法律規定條款內依法駁辯,絕不讓步;政策規定內合理要求,據理力爭;“打感情牌”,一旦賠償金總額達成後,還要向對方提出給受害者父母、兒女愛心資助的“附加條件”;拿家鄉市政府的介紹信做“敲門磚”,拓寬向當地政府討説法的道路。既破解了維權路上可能存在的地方保護,又讓民工侵權案件及時得到妥善解決。
2005年5月,巴中市劃撥財政經費正式成立巴中市民工維權救助中心,這個政府機構指派王曉榮為外出務工的巴中籍農民工免費維權。“政府的支援,讓我有了底氣。”王曉榮曾叫板地方保護條例,得到上海市市長8次批示。
每一次外出,都是一次直面困難和危險的考驗。一年300余天行走在維權道路上的王曉榮,虧欠家人,收穫更多“兄弟”的關愛。面對名利誘惑,視若無物,只是因為心中有大愛。(劉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