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然很忙。他不斷奔走在新疆夏特項目部的各個角落,檢查項目部是否安全、確保工程進度、尋求新的突破……整個項目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他來做決定。
王海然有用不完的精力。已經年近6旬的他依然堅守在項目一線,惡劣的自然環境使他越戰越勇。
自1982年10月加入中國水電五局機電製造安裝分局,36年所經歷的點點滴滴匯聚成王海然的職業生涯。先後參加潘家口、第二水工機械廠、南水北調、蘇丹麥洛維、波波娜、公格爾、卡拉貝利、夏特等項目的建設,他用紮實的技術功底迎面每一次未知的挑戰,先後榮獲“四川省建築業企業優秀經理”“先進項目經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謀發展:自發尋求技術創新
2008年,王海然擔任和田波波娜金結項目部項目經理,項目承攬了3700噸壓力鋼管的製作與安裝。在項目推行的過程中,製作場地與安裝施工現場大約有6公里的距離,涉及到鋼管二次倒運的問題,同時運送車輛仍採用平板車運輸,存在運輸裝載不穩定、裝載過程效率較低、人力,設備成本費用高的局限性,難以滿足現在水電站對壓力鋼管製作安裝工期要求。
面對困難,王海然選擇挑戰。他帶著項目上的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就地取材,利用廢棄的油缸、工字鋼等材料,一點點摸索、一次次地嘗試,最終製作出一台壓力“鋼管自動運輸車”。這臺設備實現機械化操作,全程一個工人就可以完成裝、卸、運輸等工序,安全系數也更高,極大的節約了項目倒運時間及成本,具有極高的實用性,在2012年榮獲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水電站鋼管運輸車”發明專利。
“鋼管運輸車”在實用中經過不斷的改良,運用到了水電站壓力鋼管運輸,安裝就位等環節,發揮著極大的經濟效益。
探索技術地成功實踐,讓王海然更加自信。在他任職新疆公格爾項目部項目經理時,因氣候和自然條件的限制,一年僅有4-11月能夠施工,這讓人員意志、設備性能都面臨著嚴峻挑戰。傳統的施工方式已然不能滿足項目需求,尋求新的突破勢在必行。
王海然又開始“折騰”了。他與項目技術人員全方位了解項目實際需求,從而決定採用液壓系統對加勁環進行安裝及調整,設置一套液壓泵站及三個液壓油缸。在拼裝方式上,王海然團隊在汽車大梁前方的轉盤設計一個周向旋轉平臺,有效減少人力成本地投入。
王海然和他的團隊經過一次次地成功實踐,不斷嘗到“創新”帶來的甜頭。在後續項目的建設中,他們又設計製作了一套加勁環角焊縫埋弧自動焊接工裝,榮獲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水電站壓力鋼管加勁環埋弧自動焊焊接裝置”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謀管理:10年未拖欠員工工資
曾在部隊服役過的王海然,在日常工作中也時刻保持著“新時代軍人的衝鋒姿態”,行在前,諾緊跟。
“幹一個工程,交一方朋友,開拓一片市場”是他的經營理念,“保品質、重安全”是始終貫穿項目管理的一根主弦。品質檢查、驗收、安全交底、人員教育、班前五分鐘這套工作流程,他從一個項目帶到另一個項目,多年未變。
他堅信每一個項目的成功,都離不開團隊的努力。不拖欠職工的每一分工資、績效、福利,王海然已經堅持10年了。在他心裏,每一位職工都是優秀的,將他們所擅長的、隱藏的潛力盡力挖掘,堅持“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培養原則,王海然一手帶出多名專業技術及管理型人才,服務於分局項目。
正是因為一點點的付出,讓王海然收穫了一大批的“迷弟迷妹”,他們將學到的優秀品質發揮在各自的崗位上,用勞動讓自我價值不斷得到實現。
做一個守本分、有追求、講作風、擔使命、有境界、有修為的人,是每一位勞模的精神風範,更是王海然一直追求的目標。“未來,我將依然不斷學習、不停進取,以擔當書寫人生華章,用實幹鐫刻奮鬥榮光!”(劉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