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明天我們要回來,你把房間給我留著。”
“要得,我把上次你們留在這的被套先換上,等你們回來!”茂縣坪頭村“二號別墅”的羌族老闆娘劉紅麗剛挂斷了遊客的訂房電話,立馬熱情地招待我們去她的民宿裏喝茶,“我去給你們摘李子,正宗茂縣李,自己種的,絕對綠色無公害。”
劉紅麗正在自家院子給遊客摘李子
這副其樂融融、熱情和諧的場景是發生在茂縣坪頭村劉紅麗的客棧裏,劉紅麗説:“不少遊客都把這裡當做了自己家,他們説的是到這裡就是回家。”
茂縣坪頭村位於岷江上游,在這片古老的的土地上養育了藏、羌、回、漢等各族兒女,該村現有村民632戶,2068人,其中羌族人口占95℅。近年來,坪頭村以鄉村振興為主線貫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為“康養坪頭”搭建了良好的社會條件。坪頭村現有客棧248家,4200個床位,形成了以觀光農業為基礎,“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齊全的旅遊産業體系,為全村創造生産總值達3592萬元。
2017年,坪頭村被國家民委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同年被阿壩州委州政府命名為阿壩州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
如今,坪頭村推行果蔬生態立體種植模式,開發羌家遊、農業觀光體驗遊,民族特色村寨平臺效應突顯。
“現在的日子是越過越好了。”“氐羌苑”的老闆王有平是土生土長的坪頭村人,當看到村裏産業轉型的機遇,他放棄了成都的物流生意,回村成為第一批自主開家庭住宿的村民。一棟獨立的小院,一個兩層樓的大型餐廳,一家酒店和30畝的蔬菜大棚基地是現在王有平的産業。不愁客使王有平的生意越來越紅火。“後期所有的投入,都來源於前期的家庭客棧。”之前跑物流只能勉強維持一家基本生活,參與旅遊後讓他有了財富積累。他認為,“要繼續投入,根據市場新的需求轉型升級”。
![](http://img.tianfupic.com/2020/0825/20200825104935316.jpg)
王有平的餐廳
劉鳳從2016年開始便在王有平的餐廳上班,負責擇菜、洗菜等工作,“在這打工收入肯定比之前種地收入高,120塊一天,還是很不錯。”
坪頭村農家樂“雲上人家”老闆張澤莉則不斷學習總結,在促進文旅融合的同時,將民族團結進步文化靈魂融入了文化展示、鄉村振興。“現在來‘雲上人家’的遊客是越來越來多了,當然這是有秘訣的,我們的烤全羊晚會便是一大特色,在晚會上游客可以一邊喝咂酒,一邊和羌族阿妹一起跳薩朗舞,還能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學羌笛,和朋友玩羌族特有的推桿、抱蛋、篩糠等娛樂項目。這樣一來遊客可以沉浸式地體驗、感受羌文化。二來遊客玩得開心了,人就留下來了。”
![](http://img.tianfupic.com/2020/0825/20200825104808339.jpg)
坪頭村
“不僅如此,坪頭村把民族團結進步列入村規民約,在村內各處醒目位置都設有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專欄。村上賦閒在家的老年人還自發成立了老年協會和老年大學教學班,通過文藝展演和家庭帶動的模式,向本村村民和外地遊客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據坪頭村駐村幹部黃偉介紹,下一步,坪頭村將進一步把羌文化和鄉村振興相結合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將坪頭村打造成一個集人文、休閒度假、高端民宿、老年康養、研學基地、戶外拓展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村”,實現業興、家富、人和、村美。(謝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