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段時間,花椒就收得了,太陽大,花椒長得好!今年收入應該還是不低。”7月的汶川縣灞州鎮大門村,艷陽高照,正值花椒田間管理的好時節,村民余富華拿著鋤頭、鐮刀等工具一大早出了門,在自家的地裏忙活了起來,除草、施肥,幹得不亦樂乎。而早在2014年,余富華家因缺技術缺資金,被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攻堅以來她家在産業扶貧資金的幫助下,開始發展起了花椒和脆李種植。“原來我們這裡就種胡豆、馬鈴薯,只夠自己吃,現在我們種花椒,種李子,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余富華説,由於山高路遠,以前村民主要以種植傳統作物為主,收益不佳。如今,大家都轉型種植花椒和水果,不僅管理起來方便得多,收入一年還比一年好。
走進余富華家中,寬敞的院壩,乾淨的房屋,先進的家用電器,余富華不停的整理著房間,從她臉上的笑容,我們不難看出她對生活充滿信心。如今,余富華家中5畝地,種植了300株脆李子,180株花椒樹。近年來由於大門花椒品質好每年可以賣到80元到120元不等。“現在家裏産業産量發展起來了,下一步還要多學點科學技術,將花椒、李子種好,爭取把日子越過越好。”余富華説。現在花椒每年收益可達9萬餘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余富華所在的灞州鎮大門村地處高山之巔,平均海拔2600米,係汶川縣海拔最高的村寨。下轄大門、馬房2個小組,農戶115戶,382人。因山高路遠,基礎設施薄弱,産業發展滯後等,常年被稱為“荒山坡”。2014年被識別為貧困村,全村曾有貧困戶25戶68人,2016年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實現摘帽。“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我們村各方面硬體設施提升基本已經完善了,各農戶的收入也呈一個上升的趨勢,在下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繼續抓住鄉村振興得契機,把我們村發展的更好。”大門村村主任王紅衛説,自脫貧攻堅以來,在相關領導和黨委政府的關心下,村兩委配合“六個一”幫扶力量,圍繞“已退出對象穩定脫貧,村級事務持續發展”的目標,以“軟鄉弱村”集中整頓、“四好”村建設為契機,緊密團結村支兩委和當地群眾,穩步推進各項鞏固提升措施。全村依託種植青紅脆李、花椒,全村的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于2016年順利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據了解,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大門村成功申請灌溉引水蓄水池建設153萬元項目、並在2019年竣工使用,積極推進新增水源引水管道建設20萬元項目,新建産業道路8公里,硬化入戶道路10公里,為産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全村共種植500畝青紅脆李,240畝花椒,年産值可達300余萬元,每人平均年收入也從之前的2000變成了如今的11000余元。
“下一步我們要加快産業道路修建,方便大家進行田間管理,今年由於疫情,針對花椒和李子銷售,我們會積極聯繫銷售渠道和銷售商,加大網上宣傳,保證大家收入不受太大影響。”大門村第一書記王開勇介紹説。
除此之外,大門村積極建立集體經濟,現在有550頭規模生豬養殖場,年出欄可達1200余頭,可為村上帶來20余萬的收益。其中40%用於村內基礎設施提升修繕,60%用於老百姓分紅。同時,今年4月在馬房組還動工新建了出欄1000頭規模的生豬養殖場,年出欄可達2600頭,預估會為村上增加40余萬元的收益。如今大門村産業活了,集體經濟有了,基礎設施提升了,老百姓的闊步奔康的信心更強了。(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