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四月天,又是一年讀書季。雖然2020年對於很多人來説,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第二十五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成都圖書館以“春光中閱讀”為主題,組織策劃了系列讀書活動,讓廣大讀者能在這個特殊的四月,依舊暢遊書海,在春光中感受的閱讀的力量。
讀懂天府文化 這份書單你一定要收藏
第二批天府文化書單發佈
去年4月23日,成都圖書館館長肖平向廣大讀者推薦了首批天府文化書單。首批推薦的20本書籍,對巴蜀文明的淵源、天府文化的演變發展等內容均有涉及。包含研究、論文、記事、詩歌、小説、散文……多種體裁的書籍深受大家喜歡。
“原來天府文化可以怎樣理解啊?”“什麼時候推薦第二批書單啊?”在首批書單推出不久,讀者朋友們便紛紛熱烈期盼第二批書單推出。
於是,在今年4月23日,成都圖書館將向社會發佈第二批天府文化推薦書單。據了解,第二批書單由著名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長譚平、四川師範大學副校長王川、西華大學圖書館館長潘殊閒等專家學者聯袂推薦,一共20本。
從成圖獲悉,本次推薦書單體裁豐富,既有研究著作《國中的“異鄉”——近代四川的文化、社會與地方認同》《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等,又有長篇紀實文學《楓落華西壩》,也有文學傳記《滄海蠻荒:九州共主大禹》《大道孤行:千古智聖諸葛亮》等。
不僅如此,本次推薦書單既包含了當代巴蜀名家的佳作,如譚繼和的《巴蜀文脈》、袁庭棟的《天府的記憶》等,又涵蓋了我國老一輩歷史學家的研究著作,如徐中舒先生的《論巴蜀文化》、鄧少琴先生的《巴蜀史跡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書單還專門針對成年人和青少年不同群體,進行精準推薦。圍繞青少年群體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喜好,有針對性的推薦了8本文學傳記。
書香戰“疫” 精彩紛呈的閱讀活動
總有一款適合您
在這個特殊的世界讀書日裏,成都圖書館一方面抓緊抓實防疫工作,另一方面另辟蹊徑,將活動“主陣地”轉移到線上,策劃了系列線上讀書活動。如聯手喜馬拉雅開展“4·23世界讀書日——心願書單”微信投票活動;聯手知名文化類微信公眾號“文化線上”策劃了“春風十里·不如讀你”線上閱讀推廣活動;聯合神州共用于4月17日推出以疫情主題美術作品與中華傳統文化等為主題的數字展覽活動等。
此外,為了全方位給讀者豐富的視聽閱讀享受,成圖還利用豐富的館藏有聲資源,在讀書月到來之際,聯合博看網于4月15日—4月30日舉辦“‘聲’臨其境·閱享人生”聽書打榜活動。讀者只需通過成都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進入微書屋完善個人資訊,即可選擇收聽自己喜歡的書源。活動期間將對個人聽書時長進行累計,累計排名靠前的讀者,將獲得精美獎品。
線上活動轟轟烈烈,線下活動也不甘落後。在全面保證抗疫成果的同時,成都圖書館將在4月23日當天舉辦一系列線下讀書活動。據了解,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成圖將於“4·23讀書日”當天在圖書館一樓大廳舉辦珍貴古籍展暨雕版印刷體驗活動,讀者不僅可以欣賞珍貴古籍展,還可以參與雕版印刷體驗活動,在學習體驗中加深傳統文化記憶。與此同時,當天也將邀請多家數字資源廠商用豐富多彩的宣傳方式為讀者介紹各類數據庫資源及其使用方法,並現場為讀者答疑解惑。
此外,每年讀書日的保留項目——第八屆“超級讀者評選”和第六屆“成圖杯”徵文大賽頒獎也將在4月23日當天在成圖官方微信公佈。
全市開花 20個城市閱讀空間聯動
共邀您在“春風在閱讀”
為有效發揮現有的資源優勢,滿足市民多樣化、個性化的閱讀需求,在今年“4·23世界讀書日”活動期間,新華文軒、言幾又、方所、布克書店、鐘書閣、散花書院等20個城市閱讀空間也將結合實際組織策劃了一系列特色閱讀活動。如鐘書閣的“點亮閱讀之光,體驗閱讀之美”活動,活動當天組織到店讀者關閉電子設備,到指定區域進行閱讀自我挑戰,閱讀時長60分鐘,即可點亮閱讀證書及獎品;言幾又的“ 世界讀書日靜讀一小時活動”,活動當天,書店會員只需在規定時間內閱讀指定書籍,活動結束後可帶走該本書籍; 方所成都店也將於4月16日—23日期間,策劃開展“成都閱讀者”的100種閱讀方式系列活動。
此外,全市城市閱讀空間還將運用微網志、微信、抖音等新媒體方式開展新書線上分享會、名家講堂雲直播、雲遊最美書店等線上活動;組織策劃開展購書折扣、主題書展、讀書打卡等線下活動。全市20個城市閱讀空間集體聯動,多樣的讀書活動,共邀全市群眾在“春風在閱讀”。
天府文化推薦書單內容簡介
(第二批)
一、擬向成人推薦
《巴蜀文脈》
作 者:譚繼和
出 版 社:巴蜀書社
內容簡介:
巴山蜀水自然風光旖旎,歷史文化璀璨。作為中華文明起源地之一的巴蜀故地,歷經數千年的風雨滄桑和一代又一代巴人蜀人的篳路藍縷,形成了玄妙神奇、博大精深、瑰麗多姿的巴蜀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四川,乃至中國的一座極為珍貴的文化寶庫。
《國中的"異鄉"——近代四川的文化、社會與地方認同》
作 者:王東傑
出 版 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長期關注中國區域文化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本書從社會文化史的角度,對近代四川的區域認同、學術源流與文化想像進行了深入的勾勒,關注了清代四川地區移民會館崇祀中的地域認同、近代四川地方認同與學術自覺,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認知中的全國與四川,以及作為四川重要文化符號的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既重建了相關的歷史過程,又發掘出近代中國區域認同的特殊意義,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
作 者:王笛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應該説是新文化史和微觀史取向在中國史研究上的一個實踐,理解茶館的社會、文化、政治角色,能夠幫助我們不僅從微觀角度了解成都,而且對認識20世紀中國城市、城市社會以及與中國政治之關係都將有所裨益。微觀歷史研究取向可以引導我們進入城市的內部,茶館提供了研究下層民眾活動的一個重要空間,在那裏我們可以仔細考察他們日常生活的細節,即使這些細節起來是多麼地微不足道。
《楓落華西壩》
作 者:譚楷
出 版 社:天地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多位華西創辦者及與華西淵源頗深的學者、專家及華西創辦者後人的採訪,蒐集整理了大量書信文獻,並對蒐集到的口述材料、文獻材料進行整理、研究、創新解讀,以文字重新敘寫了“華西壩”艱苦創業的歷史與文化傳統,記錄了啟爾德、啟希賢、謝道堅、畢啟、莫爾思、蘇道璞、林則、米玉士、姚守仁等人與華西的點點滴滴,介紹了他們為華西的發展,為華西醫學的發展竭心盡力、嘔心瀝血的經歷,讚揚了他們無私奉獻的品質和崇高的人道主義情懷,深挖了“華西壩文化”的精神內涵和中加兩國人民的深厚情誼。
《天府的記憶》
作 者:袁庭棟
出 版 社:成都時代出版社
內容簡介:
作者袁庭棟先生是著名巴蜀文化研究專家。本書講述了成都市的獨特地勢,回顧了這片土地所承載的文化、藝術、名勝古跡和社會生活。
《歷代文化名人在四川》
作 者:袁庭棟、張志烈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向廣大讀者介紹古代四川地區著名文人墨客的活動和遺跡,書稿描述古代川籍和客寓四川省的著名文學家、藝術家,如“文翁、卓文君與司馬相如、揚雄、譙周、李密、陳子昂、李白、岑參、杜甫、薛濤、白居易、劉禹錫、賈島、李商隱”等歷史上在天府之國遊學、作官的名人。蜀山蜀水,人傑地靈,給我們留下許多優秀的文化遺産,值得今天的我們傳承和學習優秀中華古蜀文明。
《蜀地筆記》
作 者:蔣藍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蜀地筆記》的核心詞是:歷史人物,是作者多年閱讀、考察大成都範圍內的歷史、人文關係,以展示區域內各種奇人、異人的人物傳記。37萬字,有部分古代配圖。在作者利用、尊重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時,做了大量的田野實地考察與真相還原,進一步厘定了很多歷史人物的真相,廓清、梳理了他們的本來面目。
《天下四川人》
作 者:陳世松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天下四川人》策劃、寫作的背景,正值川、渝分治不久,中國第四大直轄市——重慶直轄市剛剛誕生。當時在探討“四川人的構成”時,書中免不了要提到這個“曾經的四川人”、新生的“直轄市人”。蜀文化作為一種地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不斷與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充實自己,以致最終成為四川人共同的精神文化的象徵。
《論巴蜀文化》
作 者:徐中舒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在當時新出土的考古材料基礎上,對秦統一前巴蜀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歷史問題進行了考證和研究。其中對巴族與船棺葬、銅鼓的關係、蠻僚族屬、夜郎國、滇王南遷以及古代楚蜀關係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是關於巴蜀文化的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為巴蜀文化研究開拓了新的領域。
《巴蜀史跡探索》
作 者:鄧少琴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從當時的考古材料分析闡釋了古代“巴”和“蜀”的起源、歷史、民族和與華夏族的關係,對巴蜀文化的起源和發展等重大問題進行解讀,在仍具備很高的參考價值。
《古蜀文明與三星堆文化》
作 者:肖平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內容簡介:
古蜀文明作為長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區域,不僅具有很高的文明程度,而且具有與中原古代文明判然有別的文明形態,相關的考古發現也正引起專家和讀者的強烈關注。相信讀者通過此書,能對古蜀文明的輝煌歷程有一個全面、真實而鮮活的了解。
《天府文化與成都的現代化追求》
作 者:譚平
出 版 社:巴蜀書社
內容簡介: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也一座城市最好的名片。天府文化是巴蜀文明開出的花結出的果,是巴蜀文明的濃縮和精彩呈現,是在巴蜀文明與中國其他地域文化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發生碰撞、交流、融匯時的主要代表。
《文物為成都作證》
作 者:譚良嘯、吳剛主編
出 版 社:成都時代出版社
內容簡介:
成都眾多的考古發現震驚了世人。這些出土文物以確鑿無疑的考古證據,佐證了這座城市4500年的輝煌。《文物為成都作證》從一件件精美絕倫的文物出發,直抵這座城市的歷史深處。既集中展示了成都考古的最新成果,又體現了成都歷史研究的最新進展。在簡潔生動地梳理成都歷史的同時,探尋成都人造就這種文明的精神。
《治蜀要覽》
作 者:段渝
出 版 社:巴蜀書社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法治與吏治篇、經濟篇、社會篇、文化篇四篇,對相應的史事尤其治蜀的成敗得失之處加以重點論述。
《古蜀金沙》
作 者:黃劍華
出 版 社:巴蜀書社
內容簡介:
本書敘述的是對金沙遺址的一些初步認識。在研究方法上,採用多學科結合的方式,特別注意考古資料與文獻記載的印證,在文本的敘述上,盡可能注意了文字的流暢及圖文的配合。
二、擬向青少年推薦
《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
作 者:凸凹
出 版 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都江堰,天府之母;李冰,都江堰之父。《史記·河渠書》記載:“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浸,百姓饗其利。至於所過,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疇之渠,以萬億計,然莫足數也。”本書借用末代魚鳧王的漫漫回憶,以“治水”為線,融合古蜀國傳説、先秦百家思想、戰國權力鬥爭、錯綜的愛情故事,講述非同一般的治水名將李冰的一生。
《草堂之魂:一代詩聖杜甫》
作 者:吳佳駿
出 版 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書寫當代一位身殘志堅的青年詩人與“詩聖”杜甫在醉中“人魂”相遇,繼而各訴平生,惺惺相惜。從杜甫自身命運流轉之“入夜”“上半夜”,到家國情懷彰顯的“下半夜”“黎明”,穿插青年詩人之問之言,勾勒出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敘寫青年詩人所思所感,襯托出“詩聖”憂國憂民、沉鬱堅毅的內心世界。
《大道孤行:千古智聖諸葛亮》
作 者:李華
出 版 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以子庸父親被殺,子庸尋求真相為穿插,用當代的語言與思維來講述了諸葛亮傳奇勵志的一生。不同與以往對諸葛亮的描述,本書展現的是家常的、帶有戲謔性的、多層面的形象,而我們習以為常的的情節,在這種重構,和第三人的視角看來,才有新的意味。
《青山夕陽:大明文宗楊升庵》
作 者:聶作平
出 版 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這部小説由甲編(他們説)、乙編(楊慎曰)、附編(作平記)三部分構成,圍繞著“廷杖”這一明朝刑法,鋪陳出明朝的制度、風物與朝野上下氛圍,多重視角敘寫了楊升庵顛沛起落的一生,彰顯出楊升庵士人的風骨與才學。
《盛世長歌:大唐詩仙李白》
作 者:李浩
出 版 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月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千百年來,盛唐雍容的風,始終獵獵飛揚,呼啦著太白氣宇軒昂的衣袂。時而如皎皎月光,時而化為凜冽劍氣,在盛唐的天空,恣意縱橫舒捲。西元701年,擅離仙界的太白,不小心墜入盛唐一滴酒香。天地間,便有了曠達古今的“萬丈光焰”,有了世界文學史上,驕傲的一顆頭顱……
《滄海蠻荒:九州共主大禹》
作 者:遠人
出 版 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上古時期,洪水成災。大禹之父鯀受命治水,失敗後被堯、舜二帝所囚。大禹為救其父,臨危受命,開始其長達十三載的治水之路……大禹得河洛,平叛亂,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完成了治水大業,解天下之大危,成為九州共主。本書作者拋棄神話的視角選擇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給九嬰、后羿、河伯等人物賦予新的解讀,而作為主人公的大禹,其成長的經歷也是人性的自我完善,從一心救父到心懷萬民,從治水一方到治理天下……
《見素抱樸:西漢大儒揚雄》
作 者:洪忠佩
出 版 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揚雄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思想家,對後世影響巨大,他人評其“文義至深,論不詭于聖人”。本書以內斂的筆調,寫出了一位潛心讀書、寫作的儒生,在命如草芥的亂世艱難而沉潛的人生。同時圍繞揚雄,也寫出了與之交集的人物群像,還有週遭的宮廷事件,窺見西漢時期的風雲變幻。
《算盡天機:西漢曆家落下閎》
作 者:劉甚甫
出 版 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豐富,文筆巧妙,講述了漢武帝元封年間,落下閎應詔入京改歷,因與司馬遷等人學説不同遭遇排擠,淪為釀酒雜役,又因與樂府歌女李氏相互愛慕而曆盡折磨。當落下閎終於以渾天説駁倒眾人、得以主持制歷時,又落入同行設下的陷阱……最終,落下閎制出《太初歷》,卻又因彼此思慕的歌女李氏已然成為漢武帝夫人,而陷入更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