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紅原縣邛溪鎮達格龍村和瑪薩村位於縣城北面,距離縣城3公里,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千百年來,兩村牧民共同生活在這嘎曲河畔的土地上,左鄰右舍緊緊聯繫在一起,融洽相處相互照應,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氛圍。
面對疫情,對於唯一齣村的交通通道,兩村堅持以黨建引領,不斷豐富完善“聯防、聯治、聯控、聯管”社區治理體系,走出一條具有牧區藏區特色的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子。
高舉一面旗
黨員聯防有溫度
一面鮮紅的黨旗、一群穿著紅馬甲的黨員志願服務者、深藍色的帳篷和一張桌椅板凳構成了由達格龍村和瑪薩村共同組建的黨員志願服務卡點。
“決不能讓疫情在我們兩村蔓延,我們要共同商量及時制定相關的聯防措施。”達格龍村支書瓦布登和瑪薩村支書巴加在電話裏商量著如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在縣委政府召開應對疫情防控工作按排部署會後,兩村的帶頭人就開始籌劃起來,“我建議,成立一個臨時聯合黨支部,在我們唯一齣村的通道上設置一個黨員志願服務卡點。”就這樣,
前後不超過半個小時的商量就達成了一致。
“我是黨員,我一直在村上,沒有出縣城,我可以來協助你們……我最近也有空我也可以過來……”在兩村黨員群裏,一條條消息和電話讓兩村村“兩委”一時忙不過來。
目前達格龍村和瑪薩村共有74名黨員參與了疫情防控工作,根據需要都分配了相關的工作任務。
“我每天的事情就是為村內的群眾採購蔬菜、米麵油、佐料等生活物資,再挨家挨戶地送給他們。”手裏拿著購物清單、忙著採購的黨員志願者文澤告訴我們,代購代買代送讓她過得很充實。
同樣,在兩村的遠牧點上,瑪薩村64歲的老支書巴加帶著一支10名黨員組成的馬背志願服務隊,每天活躍在遠牧點上,利用小喇叭為大家宣講疫情防控知識、配送生活物資、排查流動人員,把最暖心的關懷送到每一戶牧民家中。
守好一道門
卡點聯控有力度
“實在不好意思,望你們能見諒,你們辛苦了!”2月5日中午,瑪薩村的牧民甲登出現在黨員志願服務卡點上並向卡點人員賠禮道歉,並送上了潔白的哈達。
原來,甲登一直在遠牧上,因手機無信號沒能及時掌握勸導點的放行時間,4日晚甲登騎著摩托車從遠牧趕來,硬闖了卡點。
當日值班值守的負責人馬上通知了兩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兩村聯合排查小組便出現在村頭巷尾,大家通過在微信群裏發佈的消息線索,在前後不到半個小時就順利的找到了甲登,並現場進行了教育和引導。
這是守護健康之門,是疫情防控之門。
“要儘量減少外出、不聚集、不聚餐、不串門,每戶5天可派1人進城購買必要的生活物資......”等規定在兩村微信群發出去後,立刻得到了村民的極力擁護,在防疫期間,兩村將此規定納入村規民約。
一頁頁手印鮮紅的承諾書悄然在兩村村民中傳開,這是由達格龍村4聯戶小組組長小王科發起的,其內容就是“全體牧民承諾會儘量減少出村次數,遵守村裏達成的任何決定。”
已經六天沒有出門的達格龍村村民得拉,在得知村民要儘量減少外出的通知後,一次性到縣城購買了一家5口近10余天的生活物資。
疫情發生以來,兩村黨員志願服務卡點還規定了無特殊情況的出行時間限制,即每天上午9時至10時30分、中午12時至13時30分和下午16時至17時區間進行人員車輛核實登記通行,嚴密防控村(社區)的“小門”,守好牧民群眾出行的“第一關口”。
構建一張網
服務聯幫有深度
“旺青,這是我們張貼的疫情防控明白卡,你的責任幹部是我,責任醫生是羅文斌,明白卡上都有我們的聯繫方式,有需要記得第一時間給我們打電話!”疫情防控責任人達格龍村駐村幹部澤讓朗賈對他的居家隔離人員旺青説道。
在這張疫情防控明白卡上,既有人員基本資訊、返回地點類別、採取防控措施、防控責任人,都有詳細記錄。
“我們通過屬地、屬人、屬事原則,落實守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的要求,創新實行‘人際關係圖’,跟進返流人員、居家留觀人員服務,有效阻斷疫情傳播鏈條。”黨員志願服務卡點臨時黨支部書記澤措吉説。
這是從疫情發生以來,兩村發揮基層聯防聯控作用,在總結推廣藏區牧區維穩網格化管理工作模式的基礎上,根據摸排收集人員資訊和相關情況,以聯戶間隔為邊界、村間小道為條塊,探索出的網格化防疫管理模式。
“隔離不隔愛,有了你們,我們感覺到溫暖。”居家隔離人員澤旺南機在電話説。還有謝拉通過微信向卡點人員傳來了她用愛心蔬菜做的美食照片,表達對工作人員的謝意。
在網格化管理下,“在家看風景,防疫不出門”已成為兩村村民的行動自覺。
“通過網格化管理,村裏的網格員按照劃分的網格,點對點聯繫村民,做到管控到點,服務到人。”瑪薩村第一書記奪爾基熱旦説:“在這裡,社區與居民群眾、左鄰右舍緊緊聯繫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在疫情面前齊心協力,共同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