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 科技動態 > 正文


疫情之下 “雲技術”拉動多個産業逆勢增長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3-18 17:41:59    編輯:陳姝悅


  當新冠肺炎疫情猝不及防地來臨,許多線下的消費和生活需求統統搬到“雲上”,成為非常時期的抗疫應對手段。
 
  幾乎一夜之間,“雲”成為家喻戶曉的熱詞,一些新經濟快速“補位”,爆髮式增長,多個行業或成為新的風口。
 
  像“雲技術”這樣的科技支撐,正在各大場景中得到應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宅經濟”催生數字娛樂産業快速發展
 
  數娛消費的增長,新零售創新服務新方式……在疫情之下,“宅經濟”的迅速崛起,讓不少成都企業嘗到這波紅利的甜頭。
 
  華西證券的一份報告顯示,《王者榮耀》除夕單日流水為20億元左右,而在2019年除夕的單日流水為13億元,同比攀升約50%。
 
  足不出戶催生“宅經濟”,整個遊戲行業在今年第一季度業績有望超預期。
 
  成都哆可夢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寇漢也表示,公司春節期間營業收入比上一個春節大幅增加。今年哆可夢還將加大研發和運營投入,計劃將在一季度發佈新的5G雲遊戲平臺,搶佔雲遊戲內容和流量的制高點。
 
  作為全球領先的互動娛樂産品製作、發行及分銷商,育碧在成都的研發工作室是其在國內市場上的重要佈局。育碧成都工作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總體研發進度並未受到太大影響。”此前,育碧CEO Yves Guillemot曾表示未來看好“雲遊戲”。可以預計,隨著2020年5G技術的加快應用,線上娛樂將會出現新機遇新需求。
 
  “雲辦公”“雲教育”“雲醫療”改變傳統“線下”方式 
 
  “雲辦公”助力復工復産。各類線上協作軟體、小程式、工具成為遠端辦公的一大“利器”。
 
  騰訊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10日當天,企業微信需求劇增,伺服器請求上漲超10倍。同時,線上辦公類小程式也“供”不應“求”,2月3日-13日期間,辦公類小程式活躍用戶數量環比上月增長485%,部分小程式增長近20倍。遠端辦公協同正在成為新“剛需”。
 
  不僅如此,受疫情影響,在教育行業中,“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催生了線上教育的火熱。不少相關企業利用自身優勢,開始建設、推出線上課程資源。
 
  伴隨著疫情的持續,醫療作為雲計算的一大落地場景,其發展狀況正受到多方關注。從疫情之初線上問診的應運而生,到5G遠端會診助力一線抗疫,以科技助力的線上診療方式,為患者就醫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雲技術提供雲服務科 技支撐表現不俗
 
  “雲生活”“雲辦公”“雲醫療”……所有“雲”帶來的爆髮式增長的背後,離不開“雲技術”帶來的科技支撐。
 
  據騰訊雲川藏總經理王旭介紹,此次疫情期間,騰訊雲從疫情防控、協同辦公、線上教育、復工復産等多個方面入手,助力戰“疫”和復工復産。比如騰訊雲協助四川省大數據中心推出“四川省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碼”,協助四川省交通廳推出全國第一個省級“交通出行碼”,協助華西醫院開展流行病學的大數據疫情防控研究;為支援中小企業復工,騰訊雲根據疫情調整,推出多種措施推動企業免費上“雲”。
 
  騰訊教育助力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門,搭建了惠及地方的“空中課堂”,全面保障當地孩子獲得高品質的線上學習服務,在成都高新區、金牛區,騰訊雲聯合區教育部門推出了“空中課堂”,最大限度地還原線下教學體驗:採用行政班授課,通過實時音視頻、聊天室、螢幕分享和錄製回放等功能,再現了線下教學過程中的場景。老師還可以進行板書、重難點圈劃,與學生面對面討論、點到、答題。雖然將課堂帶入了“空中”,但使用卻很接“地氣”。
 
  作為華為內部IT對外孵化的數字化辦公實踐,華為雲WeLink也計劃在1月25日-6月1日期間,為用戶免費提供視頻會議系統,1000用戶數以下的單位可以線上免費開通,並支援100方實時線上會議。用戶在華為雲Welink的官網填寫相關的註冊資訊,無需審批直接可以獲取資源。據華為企業協同雲服務域總監助理吳垠透露,在此次疫情期間,WeLink新增企業數數十萬,新增日活用戶數超100萬,業務流量增長50倍。
 
  可以説,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産,科技支撐表現不俗。
 
  在這場科技戰“疫”中,成都市科技局也不斷創新方式,一些新的對接模式應運而生:首場線上“菁蓉匯·校企雙進”,來自成德眉資的200家企業參與直播和交流;首場成都“智”造新技術新産品“雲對接”,吸引了全國20個省市700家企業線上對接。(溫彩苓)
 
 
 

∥ 專題活動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