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 創新創業 > 正文


前兩月國民經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

來源:科技日報    時間:2020-03-20 09:38:22    編輯:陳姝悅


  “1—2月份國民經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衝擊。”16日,國新辦就2020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作情況舉行發佈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説,疫情給經濟運作帶來較大衝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毛盛勇表示,在各項政策措施作用下,企業復工復産加快,生産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民經濟實現有序運作,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當前,農業生産基本平穩,春耕備耕全面展開,全國冬小麥播種面積3.31億畝,長勢總體較好;市場銷售減少,生活必需品銷售和實物商品網上零售繼續增長;市場價格基本穩定……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重要物資生産保持增長。其中,高技術産品增勢良好,智慧手錶、智慧手環、半導體分立器件和積體電路産量分別增長119.7%、45.1%、31.4%和8.5%。全國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下降13.0%,從主要行業看,金融業增長4.5%,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長3.8%,其餘行業不同程度下降。
 
  與此同時,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主要群體就業總體穩定。固定資産投資降低,高技術産業和社會領域投資降幅低於平均水準。1—2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33323億元,同比下降24.5%。高技術産業投資下降17.9%,降幅低於全部投資6.6個百分點。
 
  工業、投資和消費領域數據出現下降。毛盛勇認為,疫情對當前經濟運作造成的衝擊,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發展勢頭。之所以説中國1—2月份國民經濟經受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五個“沒有改變”可佐證:生産需求體量可觀,超大規模經濟的優勢沒有改變;基礎工業和防疫物資保障有力,強大的經濟發展韌性沒有改變;生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品供應充足,供求關係總體平衡沒有改變;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良好,新動能較快成長的態勢沒有改變;宏觀調控對衝政策有力有為,完成全年目標的信心沒有改變。
 
  對於下半年經濟形勢,毛盛勇認為,在政策的作用下,以及一系列更大力度的對衝政策出臺以後,政策效果會不斷顯現,下半年經濟會走得更加穩健。(劉垠)

∥ 專題活動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