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 創新創業 > 正文


拼多多上線“春耕節” 3億元補貼農資下行 聯合400萬農戶保供促産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3-17 17:55:53    編輯:陳姝悅


  3月17日,拼多多正式上線首屆“春耕節”,將補貼3億元資金,並聯合數十家農資品牌,通過“生産線直送田間”的網路直供模式,補貼生産物資入村下鄉。

  其間,拼多多還將聯合國家農業資訊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以及農資平臺大豐收等,通過線上“新農大講堂”,以及線下免費一對一農資服務和義診,幫助400萬家庭農場和農業經營者掌握現代化的生産和經營方式。

  據了解,本次“春耕節”將持續至4月20日,基本覆蓋全國各産區春耕備耕的黃金時段。其間,平臺補貼的農機、農膜、種子、化肥等生産物資,預計將覆蓋超過1000萬畝耕地。

  農業經營者通過搜索“春耕節”“春耕”,以及百貨分類的置頂連結,即可進入“春耕節”專題頁面,一站式採購超過15000款品牌農資産品。

 
拼多多“春耕節”從3月17日持續至4月20日,將通過農資直補直供、線上專家授課、線下免費義診等方式,助力400萬農戶春耕豐收
 
  保障農資供給,助力糧食豐收


  “從1月底開始,持續有農業專家和學者聯繫拼多多,共同探討特殊時期農産品上行和農資下行的問題。”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其間,平臺在全力投入‘抗疫助農’專項行動的同時,同步籌備春耕生産工作,希望通過平臺的‘天網’系統,為農業生産者提供精準的補貼和幫助,確保不誤農時,助力糧食豐收。”

  據悉,今年的春播糧食種植意向面積在9億畝左右,佔全年一半以上。受疫情影響,春耕期間,部分産區的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産經營和流通受阻,對生産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當下,農資供應的主要矛盾表現為農資企業和經營網點階段性停工所致的供給不足,因跨地區交通受限所致的運輸不暢,以及綜合影響下,部分農資産品出現小規模價格波動。此外,由於部分農産區存在待銷現象,使得農業經營者的流動資金受限,進一步增加了春耕期間的生産壓力。

  對此,狄拉克表示,根據各産區反饋的實際需求,“春耕節”主要圍繞三個方面採取措施,一是廣泛聯合各大頭部農資品牌,通過聯合補貼的方式降低農資價格,幫助農戶降低生産成本;二是聯合各骨幹物流企業,建立點對點的保供運輸通道,確保物資能夠入村進田;三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和農資科普網路,通過線上開課、線下指導的方式,對農戶的選種、施肥進行技術支援,並講解適用於小農經營模式的現代化農資農具的使用方法,以增強農戶的抗風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科學畝産量。

  據狄拉克介紹,目前,除了湖北部分縣區,“春耕節”點對點保供運輸通道已經覆蓋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域以及絕大多數鄉鎮行政區域。預計3月底前,平臺農資可實現全國範圍內的入村進田。
 
  3億補貼推動農資網路直供

  單件農機補貼超千元


  拼多多是中國最大的農産品上行平臺,截至2019年底,平臺農産品活躍商家近59萬家,直連農戶超過1200萬人。

  在此基礎上,拼多多於2019年底提出了農業“兩台四網”的目標,即同步建立最大的網際網路農業數據平臺,通過新農業物流網和農業科技網,持續提升中國農業的數字化和智慧化水準。

  據狄拉克介紹,按照既定規劃,平臺在2020年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作為底層服務平臺,推動大規模現代化農資下行,幫助建立契合中國分散化種植和經營模式的農技和農資網路。

  疫情的暴發,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農資由線下轉移至線上的進程。傳統農資流通渠道內,農戶往往通過層層分包的經銷商或是渠道下設的站點拿貨,今年,不少站點出現了備貨不足的情況,受此影響,大量農戶選擇通過手機下單。

  拼多多平臺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平臺農資農具的銷售額同比增長987%,其中,以多功能防滲膜、電動噴霧器、智慧趕豬棒、手推式打樁挖洞機等為代表的的農具商品,訂單量較去年同比增長641%;以有機肥、環保肥為代表的生産資料訂單量同比增長1231%。
 
今年1月以來,拼多多平臺的農資農具銷售額同比增長987%。圖為平臺用戶用手機記錄自己首次用微耕機替代人力作業
 
  通過線上網路,農戶的購買需求也在迅速發生轉變。“很多農戶最開始購買的是化肥和農藥,很快又下單了現代化農具設備。比如多功能播種機、果樹施肥器、微耕機、高壟地膜機等等,訂單量在近期都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狄拉克表示,“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農戶通過平臺‘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見過的新式農具設備,有效提升了生産作業效率。比如一台微耕機,補貼後售價僅一百多元,能幫助農戶在春耕期間省下不少力氣。”

  據悉,拼多多的“春耕節”行動,得到了國內外農資品牌的大力支援。包括先正達、金正大、大豐收、中保綠農、微補等在內的數十家農資品牌,均以品牌直降的方式,聯合平臺補貼超過15000款農資産品,打造了一站式的春耕物資供給。

  其中,不少農資巨頭,還打破了“農資不上網”傳統慣例,通過品牌授權的形式首次入駐電商平臺,並制定專門的供給渠道,通過“生産線直送田間”的模式,幫助農戶節約成本。

  “在更低出廠價的基礎上,‘春耕節’期間,平臺還將對農資産品進行全品類、大規模的補貼。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産物資的最低補貼額度為20%,農機農具按品補貼,比如電動除草機每台補貼100元,多功能四驅微耕機的每台補貼力度超過1000元。”狄拉克表示。

  據悉,針對“春耕節”需求,拼多多已經先期劃撥了3億元專項補貼資金,如下行規模超預期,平臺將進一步追加補貼力度。
 
  “拼多多起家于農業、立命于農業,平臺的發展離不開千萬農業生産者的默默支援和付出。”狄拉克表示,“因此,不論是農産品上行還是農資下行,我們都希望能幫助農戶多一點收入、少一點支出。農戶的競爭力水準和現代化作業水準,關乎著平臺的長遠發展。因此對於平臺而言,補貼農産品上行和農資下行,都是本職工作。”
 
  免費義診,一對一幫扶10萬農戶


  除大規模農資補貼外,“春耕節”期間,拼多多還將聯合大豐收等農資平臺,為農戶提供一對一的幫扶指導。

  大豐收是中國最大第三方農資平臺之一,上游服務130多家農資企業,下游連接千萬級農戶。大豐收目前擁有超過200人的農業服務團隊,“春耕節”期間,他們將全員上陣,和多多大學的講師一起,下沉到偏遠農産區,進行免費一對一農業服務和種植義診。

  大豐收合夥創始人譚澤鑫表示:“中國的農業供應鏈正面臨産業升級的機會與挑戰,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産業升級的進程。拼多多在中國農産品上行和網際網路農業數據建設層面具有領先優勢,大豐收將聯合拼多多一起,共同做好農業數字化工具和産品普及推廣工作,更好地服務中國廣大農戶。”

  據介紹,“春耕節”期間,雙方團隊將圍繞農民選種、施肥等問題,給予切實可行的技術指導。同時,義診團隊還將指導産區農民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科學化、精細化的農業生産種植,有效普及農業生産的新設備,幫助更多家庭農場和小農戶建立現代化農業生産能力。該項措施將持續至5月初,預計觸達、幫扶10萬左右的農戶。(陳榮麒)

∥ 專題活動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