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晚上7點已過,雅安土砂鍋生態山莊的園子裏卻格外安靜,“往年這個時間,正是我們這裡熱鬧的時候。”雅安土砂鍋生態山莊負責人陳和平説,“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的生意用‘一落千丈’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剛復工的時候,我都想乾脆關門不做了。還是稅務局給了我信心。”
今年疫情發生後,雅安不斷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推進“六保六穩”政策落實,推動農業、餐飲服務、食品生産加工出口等産業發展,促進生産、銷售、消費同步進行,打通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以産業鏈的帶動促進民生鏈的穩定,為雅魚、雅茶等特色産業的發展注入了動力。
清香四溢 砂鍋雅魚回味無窮
位於雅安市雨城區雅碧路西的雅安土砂鍋生態山莊,成立於2006年,經過13年的經營和發展,現已成為一個佔地30余畝、可同時容納800人用餐的園林式農家山莊。
砂鍋雅魚是雅安土砂鍋生態山莊吸引八方食客的招牌美食。雅安水質優良、氣溫合適、山水秀美,重要河道青衣江屬岷江水系,其巨細支流近百條,合適冷水魚的發展,雅魚就是雅安特産的冷水魚。吃雅魚,是遊客們到雅安旅遊的必備項目。而滎經土砂鍋+雅魚的絕妙組合,其吸引力不言而喻,雅安土砂鍋生態山莊也因此成為了遊客趨之若鶩的“網紅店”。
“客人多的時候,我每天都在這裡為客人表演做砂鍋雅魚。”陳和平站在正屋廊檐下的灶臺前,展示他在做砂鍋魚烹製表演時需要用到的道具。雅碧路是從雅安前往碧峰峽的必經之路,往來的遊客成為了山莊的主要客源。“我們山莊以接待來雅旅行團為主,新冠肺炎疫情讓旅遊業全面停擺,也讓我們損失慘重。”陳和平説,疫情發生後,山莊被迫停業,復工後又因遊客和本地食客的銳減而經營慘澹。“前兩個季度,我們的營業額僅102萬,同比減少百分之五十,營業收入的大幅減少,直接導致我們資金短缺。”
4月初,雅安土砂鍋生態山莊剛恢復營業,雨城區稅務局的工作人員就成為了第一批“食客”。稅務幹部還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詳細講解了電子稅務局和發票免費郵寄業務的操作流程,宣傳輔導了疫情期間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在“足不出戶辦稅”的同時,讓企業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政策紅利。截至8月,土砂鍋生態山莊已享受疫情期間提供生活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5.2萬餘元。
“有了國家稅費優惠政策的支援,我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隨著旅遊業的復蘇,國慶長假即將來臨,相信餐飲業的寒冬很快就會過去,我對公司未來的經營充滿了信心。”陳和平由衷地説。
茶韻悠長 千年雅茶蒙頂飄香
除了雅魚,雅茶也是近年來雅安重點打造的産業之一。清代文人劉獻庭在《廣陽雜記》中寫道:“昔人謂‘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蒙山在蜀雅州,其中峰頂,尤極險穢,蛇虺虎狼所居,得採其茶,可蠲百疾。”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獨特的制茶工藝,雅茶色澤、香味、口感等獨具特色,享譽古今。
在蒙頂山腳下,一座韻味十足的茶莊立於蒙頂山大道旁,這是四川蒙頂山躍華茶業集團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躍華茶文化生態科技園。走進生態園裏的茶室,古琴叮咚,茶香撲鼻,茶韻悠長,古老制茶家族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
躍華茶業的創始人張躍華是四川省級非遺蒙頂山茶傳統製作技藝傳承人,其家族種茶制茶的傳承脈絡,可追朔到1850年。那時名山粗茶(邊茶)為朝廷“以茶換馬”的軍需物資,需求巨大;細茶從邛崍轉運成都大市場,供不應求。
如今的躍華茶業是雅安市名山區的重點茶葉加工企業之一,集茶園栽培管理、初制生産、精製加工、産品研發、茶文化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經濟實體,銷售點遍佈北京、上海、成都、重慶等地,年産值達到1.75億元。
“正月初三初四的時候,名山區稅務局的專管員就給我打了電話,了解我們的經營情況。”在幽幽茶香中,躍華茶業總經理張波回憶起了疫情期間的事,“後來,他們又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及時、準確地為我們講解適用的減稅降費優惠政策。2月11號復工後,他們又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第一個到府服務。”
據張波介紹,躍華在正式復工後,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我們的茶葉銷售額減少了50%以上,虧損超過80萬元。”張波説,當時疫情的嚴峻形勢讓人看不清未來的方向,而茶葉是季節性很強的産品,鮮葉採購就在那一段時間,如果錯過了,就只能等明年。
“今年我們作為小微企業享受到了社保費減免大概20萬元和社保費延期繳納的政策,減輕了我們企業在疫情波及下的資金壓力,也為我們今後的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躍華茶業財務總監張宏偉説。
“國家對小微企業的支援給了我們發展的信心。作為企業,我們也有責任給老百姓樹立信心。”張波説,帶著這份信心和責任,躍華茶業在名山區樹立了復工復産的標桿,率先開始收購鮮葉,甚至在沒有市場指導價的情況下,按照去年的市價收購茶農的鮮葉,保障了茶農的收益。目前,躍華的加工量、銷售量均已超過往年同期,“預計今年的産值將超過往年。”張波信心滿滿地説。
濃郁藏茶 揭秘茶馬古道傳奇
藏茶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貞觀十五年(西元641年),茶葉作為文成公主陪嫁之物一同進入西藏,因其具有消食、解熱等神奇功效而備受藏族同胞的喜愛,飲茶習俗蔚然成風。在此之後長達數個世紀的時間裏,這種被稱為藏茶的獨特茶葉,沿著茶馬古道源源不斷運入西藏,見證了藏漢民族的團結進步與文化交融。
在茶馬古道第一站雅安,有一家持續生産了470多年藏茶的老字號企業——雅安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名為“義興”茶號,創建於明代嘉靖年間(西元1546年),主要經營藏茶收購和加工製作。歷經四個多世紀的薪火相傳,雅安茶廠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四大邊茶廠之一,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南路邊茶企業,年産藏茶約85000噸。
雅安茶廠現任總經理李朝貴是一位資深藏茶專家。據他介紹,雅安藏茶製作較為複雜,包含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藝,其中最關鍵的是反覆發酵和持續陳化。考究的製作工藝,讓藏茶具有了陳、醇等特點,也逐漸被市場和品茶人認可。2019年,雅安茶廠實現銷售收入2700余萬元。
“減稅降費新政剛一齣臺,稅務局就通過電話、微信、到府走訪和納稅人學堂等方式,開展多種多樣的宣傳輔導,讓我們對可享受的政策內容和可以減免稅金額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在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中,國家稅務總局雅安市稅務局通過一系列優質高效的工作舉措,為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實和政策紅利的充分釋放持續加溫,據該企業財務負責人李朝洪介紹,2019年,雅安茶廠享受各類減免稅313萬元。2020年疫情期間,雅安市稅務局工作人員又通過非接觸式辦稅服務為企業辦理了個稅手續費返還、房土兩稅減免申報、免費郵寄發票等業務。
“真金白銀的實惠,讓發展更有底氣。我們計劃將稅費紅利投入到品牌推廣和綜合發展中,今年,我們正在成都打造一個集宣傳、銷售、酒店為一體的藏茶生活體驗館,今後的發展也將從單一模式往多種模式融合轉變。”李朝貴説。
近年來,雅安稅務積極探索全稅種管理機制,推行“預約服務”“容缺服務”“延時服務”等便民服務舉措,打造“一機取號、一套資料、一次受理、一網繳費、一窗出證”五個一服務,不斷提升納稅人、繳費人滿意度。疫情期間,雅安稅務創新宣傳方式,推出“一卡一表”個性化服務,到府為每一戶小微企業發放量身訂做的《減稅降費政策明白卡》,填寫《減稅降費工作意見徵求表》;自主開發“一點通”即時查詢軟體,幫助納稅人、繳費人高效準確、隨時隨地查閱支援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産的稅費政策,讓政策紅利精準“落袋”,真金白銀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李光超 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