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蠶棚內給幼蠶喂食桑葉
寬敞明亮的大棚裏,一張張蠶臺擺放整齊,成千上萬隻蠶在桑葉上慢慢爬動,悠閒地啃食著鮮嫩的桑葉……這是日前在西充縣鳴龍鎮回龍場村蠶桑基地內看到的場景。
“養蠶這活兒輕鬆,不累,家門口就能賺錢。”53歲的王彩萍邊給幼蠶喂食桑葉邊笑著説,她和老伴蘇余念都在該蠶桑基地務工,每年喂蠶、摘桑葉、管護桑園等收入近2萬元。
“種桑養蠶成本低、風險小、見效快,是農戶脫貧致富的好路子。”據回龍場村支部書記王其順介紹,該村于2014年流轉土地1510畝,成立“西充縣寶馬河蠶桑專業合作社”,吸引了70多戶農戶入股,建成桑園800畝,帶動80余名村民實現就近就業,促進增收。
2015年,該村在桑園旁建起了一座全自動蠶繭烘乾房,一天可烘乾蠶繭5噸。“有了全自動烘乾房後,效率大大提高了,只需要3個人就可完成全部操作,至少節約了5倍的勞動力。”王其順説,去年該村産蠶繭13噸,産值160余萬元,此外,銷售桑果、桑葉茶等收入11萬元,今年預計總收入將不低於180萬元。
回龍場村蠶桑産業發展壯大,帶動村民增收,只是西充縣蠶桑産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西充縣搶抓“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以蠶桑基地建設為抓手,以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進步為動力,大力實施産業結構調整,加大蠶桑綜合利用開發,加速蠶桑生産經營方式的轉變,蠶桑生産經營進一步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形成了優質蠶繭、果桑、僵蠶、桑資源綜合利用四大板塊相互促進、共同繁榮的局面。2015年,被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授予“中國絲綢之鄉”稱號。
目前,全縣有桑園面積2.5萬畝,蠶桑專業合作社30個,其中省級示範合作社2個,從事蠶桑生産及綜合開發的農業企業5家,蠶桑家庭農場50余個。今年已産優質果桑4000噸,預計産優質蠶繭2400噸,有機僵蠶30噸,桑枝菌500噸,蠶桑産值預計超過1.5億元。(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