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朝天:切實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09-11 15:49:49編輯:王梁

金秋九月,一走進朝天區李家鎮,就感受到了這片熱土上涌動的發展活力和勃勃生機。

2019年12月,在朝天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中,撤並原汪家鄉和原李家鄉(不含老林村)成立李家鎮,幅員面積122.9平方公里,總人口1.53萬人;2020年5月,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後,現轄11個村1個社區,65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小組。

怎樣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推動改革成果轉化運用、惠及廣大群眾?李家鎮緊緊圍繞打造“高品質森林康養會客廳,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鎮”定位,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整體發展、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紅色黨建大引領

初秋時節的李家鎮永樂村,姹紫嫣紅的各色花朵爭芳鬥艷,步遊道隨處可見遊客賞花拍照的身影。

民房升級成“民宿”,山地變成“聚寶盆”。為切實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李家鎮以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經濟發展,成立了李家鎮康養旅遊聯盟黨委,充分發揮黨支部、支部書記、黨員在鄉村旅遊發展中的示範帶動作用。採取“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經濟發展+康養旅遊”發展模式,把康養旅遊産業作為主導産業,堅定不移的打造高品質森林康養會客廳,農旅文融合發展示範鎮。

“我們將大力發展特色民宿和康養旅遊等産業,引領高山綠色經濟發展,打造百里鄉村畫廊,幸福安逸李家。”目前,李家鎮康養旅遊黨建示範帶涵蓋6個村20個組,核心區面積30余平方公里。發展農家樂、鄉村酒店、特色民宿300余家,輻射帶動農戶近2000戶,紅色黨建引領“綠色”康養旅遊發展成效明顯,旅遊業逐步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産業,直接帶動就業2000余人。

據統計,2019年,李家鎮接待遊客達20萬餘人次,旅遊業總收入達2500余萬元。

特色産業大發展

“現在我們這邊的蔬菜産業發展的很好,僅山葵育苗大棚就佔地84畝。”走進衛星村農業現代示範園區的山葵種植基地,一眼望去,綠意盎然的山葵長勢正好,惹人喜愛。衛星村支部書記陳功華介紹,園區佔地205.9畝,長期在園區務工的貧困戶就有30多人。

兩項改革後,李家鎮産業發展實現了互促互帶互融的生動發展局面,實現了産業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特色化。村與村之間合作壯大産業規模,有效的解決了集體經濟發展薄弱、産業規模小、競相發展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上午我們已經賣出五車甘藍了,出貨50多噸。”正在裝車賣菜的青林村二組村民王德坤和妻子姚桂英忙得不亦樂乎。王德坤和姚桂英夫妻二人今年在衛星村租種了一百多畝田地,預估今年收入可達五十多萬。姚桂英指著綠油油的甘藍,和筆者拉起了家常。“我們在衛星村租種土地,富了自己,也讓周圍的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大家一起富起來。”

據了解,僅王德坤夫妻租種土地發展蔬菜種植産業就帶動了衛星村周邊30多戶百姓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每戶年均收入達到一萬多元。

便民服務大提升

走進位於原李家鄉政府駐地的李家鎮便民服務分中心,新增設的“李家鎮康養旅遊服務中心”的標牌格外醒目。

李家鎮黨委書記王德東介紹,兩項改革後,李家鎮政府精準定位,重構經濟發展新格局,加強隊伍能力建設、創新監督管理機制、強化村組便民服務,切實消除了群眾的顧慮。與此同時,為充分發揮村常職幹部作用、切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問題,李家鎮創新建立鎮村幹部“週二集中辦公制度”,採取接訪、走訪、會訪等方式把服務群眾工作做到群眾身邊。

“真想不到幾分鐘就解決了住宿問題,小小的便民服務中心竟能發揮如此大的作用!”來自南充的遊客李先生笑容滿面地從辦事大廳走出來,對李家鎮便民服務分中心的辦事效率嘖嘖稱讚。

便民服務分中心負責人喻子彪介紹説:“便民服務分中心新增了康養旅遊諮詢服務、矛盾糾紛調解、政策諮詢宣傳等服務項目,嚴格落實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的服務宗旨,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便民服務增強了,群眾更加滿意了。”

據了解,兩項改革後,李家鎮便民服務分中心暨李家鎮康養旅遊服務中心已累計提供各類服務3000余人次,其中游客諮詢服務500余人次。(冉金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