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建立“黨群暖心驛站”、優化鎮村便民服務機構、讓農村學生共用城市優質教育……自推進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工作以來,涪城區堅持問題導向、利民導向和發展導向“三個導向”,結合自身實際,緊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在便民服務、盤活閒置資産、促進優質教育醫療共用等方面補齊短板,改出了新氣象、新作為。
聚焦群眾所需 構建便民服務圈
走進位於綿陽城區腹地的步行街——北街,以紅色為底色的“黨群暖心驛站”格外醒目。公共閱覽區、空調、電視、飲水機……驛站內,各類便民設施一應俱全。
“這個驛站對我們環衛工人的幫助非常大,颳風下雨可以擋風遮雨,天氣太熱可以進來納涼喝水、歇歇腳。”正在驛站內稍作休息的環衛工人李大姐高興地説。
自去年以來,隨著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城市社區服務區域和人口進一步擴大,部分社區服務陣地位置偏僻、群眾無法跨行政區域辦事、延時辦事等問題更加凸顯。為了順應城市發展和群眾需求,涪城區堅持政府主導,引入市場機制,多方聯動探索打造“黨群暖心驛站”,創新建設“親民化、零距離、全天候、跨區域”便民服務平臺,將服務觸角延伸至群眾步行10分鐘就能達到的範圍,實現“群眾需求”和“服務資源”精準對接。截至目前,涪城區已先行在城廂街道建國門社區、工區街道靈通社區等16個社區啟動18個“黨群暖心驛站”建設。
“居民有服務需求,都可以在暖心驛站內解決。”建國門社區臨時黨組織書記謝金芯介紹説,黨群暖心驛站屬“一站式”的便民服務,可以很好地為居民群眾和轄區的企業商戶服務,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的目標。
在“黨群暖心驛站”的建設中,涪城區還根據群眾需求,對每個驛站輻射範圍的服務需求、服務類別、服務人員進行精準研判,差異劃分驛站承載服務功能,實現驛站服務項目與轄區群眾需求的精準對接。自10月以來,全區5個基本建成的“黨群暖心驛站”承接辦理各類服務事項500余件次,服務群眾1000余人次。
“目前‘有事辦、進驛站,到驛站、一站辦’的模式已在群眾中逐漸形成共識。”涪城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黨群暖心驛站”只是涪城區提升便民質效的一個縮影。改革中,涪城區還積極探索一站式辦理、一窗口受理、整合服務等服務模式,推行預約服務、到府服務、延時服務等特色服務,確保鎮村撤並、服務不減。
走進石塘街道300平米的便民服務中心,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正中央的LED顯示屏,上面正滾動播放著辦事指南、就業等資訊。1個綜合諮詢、4個綜合受理、1個綜合審批等窗口分佈在便民服務中心大廳右側,特色服務窗口分佈在大廳左側。等候椅、充電樁、雨具等便民設施分置在大廳各個顯眼位置。
“自兩項改革以來,我們創新打造了‘113N’便民服務體系,全面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整合服務’模式,承接辦理區級部門下放的192個服務事項,同時還承接49項特色服務。”石塘街道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唐志介紹,“如今,企業、群眾到街道辦事更加快捷方便,不僅‘少跑腿’,整個流程也縮短至半小時,真正實現了群眾滿意的‘家門口’便民服務。”
截至目前,石塘便民服務中心已開通低保、殘疾人量服、計生等到府、代辦等服務事項,已累計代辦各類服務726件,到府服務364件次,延時服務22件,辦結率均達100%。
據了解,目前全區共設置鎮街便民服務中心9個,分中心9個;村(社區)便民服務室114個,便民服務代辦點60個。
聚焦經濟發展 盤活閒置資産資源
初冬的清晨,伴著暖暖的冬日,漫步在楊關大道上,兩行筆直挺拔的行道樹,獨具風格。陰山河像一個恬靜的少女,依偎在楊關大道旁。桑田、蘆筍、綠色優質蔬菜構建的楊關産業帶現代農業景觀,讓人賞心悅目。
楊關産業帶如畫的風景,是涪城區以村級建制調整改革為契機,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村改“後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利用當地現有的生態資源,打造了楊關大道、香草園等一批鄉村旅遊目的地的生動體現。
“在楊關産業帶上,我們主要發展果蔬採摘、休閒體驗、文化傳承等農旅融合項目。”涪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這裡已建成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處、2A級旅遊景區1個、4星級以上鄉村酒店2個,在建農業主題公園3個,每年鄉村旅遊收入突破3億元。
與此同時,涪城區對一些閒置資産採取修舊利廢、改造租賃等方式進行再利用。目前,全區已盤活不同潛質的閒置資産256處、4.62萬平方米涉改公有資産。
“我們把以前玉皇政府大樓進行改造,建立迴圈經濟産業園集中辦公區,並開設有投資推介、規劃展示、企業孵化、科普教育等功能,提供政策諮詢、集中辦理等綜合性服務。現已吸引中科綿投、東江環保等4家企業入駐。”楊家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楊家鎮已盤活14處村集體閒置資産。
在盤活閒置資産的同時,涪城區還積極盤活要素資源。青義鎮綿興村在改革中,探索“集體經濟組織+物業+商戶”模式,將位於西南科技大學周邊的門面、庫房等出租,發展物業經濟和服務業,僅年租金收入就達120萬元。
改革中,涪城區還創新整合資産資源,引導有條件的集體經濟組織合併,通過資産資源整合互補,人口、資金、資源的凝聚,在村級層面確定主攻方向,夯實集體經濟發展基礎。
“我們合村後,率先探索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併,通過整合原觀音碑村閒置土地資源,重新量化股權,進一步增加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員,計劃新打造400余畝稻蝦共作基地,1000畝精品果園,預計集體經濟收益較合併前將增收10余萬元。”三清觀村臨時黨委書記余榮華介紹,目前三清觀村已有稻蝦田基地800余畝,精品果園2000余畝。
聚焦民生保障 促進教育醫療共用
涪城作為綿陽主城區,在城市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同時,涪城教育也一直走在全市前列。然而隨著鄉鎮區劃和建制村調整,涪城區的城鄉教育呈現出“城區生源過分集中,‘大班額’越來越多,鄉鎮生源流失嚴重,‘小規模’越來越多的‘一大一小’‘一多一少’”的巨大反差。
如何讓城鄉教育同質共用,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涪城區審時度勢,堅持系統設計、辨證施治、重點突破,整合資源、統籌優化校點佈局,著力打破城鄉教育管理多重界限,全面提升鄉鎮學校辦學水準、師資能力、學生素質,全面推進城鄉教育同質共用。
走進成綿路小學改擴建施工現場,各種工程機械正有條不紊地施工作業,工人們也正在緊鑼密鼓施工。
“現正在進行護坡樁和滲水井的施工,下一步將會進行地下室的施工。”成綿路小學本部執行校長盧瑩介紹。
成綿路小學位於綿陽中心城區,作為綿陽市重點窗口小學之一。近年來,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加,“大班額”問題日漸凸顯。為更好地整合教育資源,優化教育環境,根據涪城鄉鎮區劃和建制村調整“兩項改革”,涪城區決定重新“組盤”將該校本部原址與綿陽五中整體改擴建,抱團發展。
“教學樓建成後會為孩子們提供充足的活動場地。”盧瑩介紹,新建的教學樓一樓新修了操場,同時教學樓樓頂區域也被合理利用,建設成操場和種植區。
成綿路小學與綿陽五中整體改擴建只是涪城區在做好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中,下活城鄉教育同質共用“全盤棋”的一個縮影。改革中,破界重組,因地制宜調整鄉鎮學校佈局,推行“集團化”辦學模式,探索實施城區學校對鄉鎮學校的“團隊式”管理幫扶,在課程改革、教育研究、教學管理、教學進度、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統一管理,在學校制度建設、教學常規、教研管理、學生習慣養成等方面進行系統指導,讓農村學生也能共用城市優質教育。
截至目前,全區已合併學校6所,力爭年底再合併3所。楊家小學等3所學校試點推進城鄉集團化辦學正在有序推進中。
醫療衛生事業關乎千家萬戶,是重大民生問題。自“兩項改革”以來,涪城區聚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薄弱,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原則,通過建立城鄉共建“四個”機制,著力打通醫療惠民“最後一公里”。
改革中,涪城區以“派下去,走出去”的方式,由區級醫療機構不定期派中、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坐、講、教、查”,基層醫療機構根據需求選派人員到區級醫院進修學習。
“現在好了,專家都到我們衛生院來了,我們看病再也不用跑到城裏的大醫院去了。”正在楊家鎮衛生院看病的李大爺高興地説。
同時,涪城區還推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連續服務”的分級診療模式。在基層醫療機構需要做特殊檢查的患者按照基層醫療機構收費標準收費,憑檢查單到聯盟的區級醫療機構相應科室直接檢查,根據病情輕重兩家醫院進行輕重分治及連續服務。
為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發展,在改革中,涪城區充分利用區級醫院機構業務優勢,根據需求與基層醫療機構逐步分批完成共建科室,讓當地老百姓享受城市醫院同質化醫療服務。並將區級醫療機構專家充實到基層醫療機構的家庭醫生團隊,對基本公共衛生工作中的慢性病管理、疾病的篩查、診斷、治療等發揮指導作用,並協助完成當地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病認定工作。
充分利用衛生院閒置病床,建立區級醫療機構延伸病房,將康復期或臨終關懷患者轉入延伸病房進行康復或安寧療護治療,實現資源共用的同時也減輕患者就醫費用負擔。(楊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