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臨空起舞蓄勢飛

——資陽市臨空經濟區“十三五”期間實現良好開局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0-12-15 15:08:14編輯:陳姝悅
5年何其短暫,對於“十三五”期間的資陽市臨空經濟區來説,卻註定不同凡響。
創新舉措、攻堅克難,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徵地拆遷、産業導入等重點工作……“十三五”期間,臨空人滿懷激情、步履鏗鏘,推動臨空經濟區建設實現良好開局,描繪出一幅乘風破浪、蓄勢起飛的美麗畫卷。

資陽臨空經濟區三賢路跨雁溪湖大橋
步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資陽市臨空經濟區正式掛牌
新的歷史發展機遇,來自於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2016年11月,四川省政府發佈《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規劃綱要》,明確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包括成都、資陽兩個片區,其中,資陽片區:99平方公里。
同時,明確了資陽片區主要發展方向為:培育臨空製造、臨空綜合服務産業組團。
資陽片區預計目標——
◆到2021年,與天府國際機場同步建成城市交通大動脈,城市功能、商務服務等配套設施初具規模,形成較為完備的企業入駐條件。各功能組團佈局初步形成,臨空産業體系加快培育,管理機制趨於完善。
◆到2035年,累計完成投資4000億元以上,實現財政總收入1400億元以上,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到40萬人以上,城鎮化率90%以上,形成臨空製造、臨空綜合服務、都市農業等高端化、特色化的現代産業體系,入駐企業500家以上,地方生産總值達1000億元以上,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2017年9月7日,在資陽城區下西街原雁江區政府大院門口,資陽市臨空經濟區正式掛牌。

資陽臨空經濟區産業孵化中心
​白紙作畫
繪製未來發展美好藍圖
面對新機遇,怎麼白紙作畫?
資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臨空經濟區建設。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編制臨空經濟區規劃。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資陽市臨空經濟區規劃編制工作于2017年5月啟動。該區按照“先定山水、再定城”規劃理念、“産城融合、城鄉一體”規劃原則、“對標成都、比肩成都”規劃標準,對標“第四代空港城”要求,聘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波士頓諮詢公司等一流專業機構編制各項規劃,編制形成“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14項專項規劃”的“1+2+14”規劃體系,構建了基本完備的規劃體系,繪製了高品質建設臨空經濟區的美好藍圖。
隨著藍圖的勾勒,資陽臨空經濟區各方面規劃逐漸“浮出水面”——
2017年8月10日,資陽市臨空經濟區規劃彙報會召開。會上,中規院西部分院彙報了資陽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方案和首批擬啟動項目建議;波士頓諮詢有限公司彙報了産業規劃項目前期研究成果;參會人員就規劃方案提出意見建議。
從會上了解到,隨著總體規劃定位的確定,資陽加緊推進各專項規劃,包括産業、生態、交通、市政四大方面專項規劃編制和道路、水、通信、地下空間等共計14項。
按照規劃方案,資陽臨空經濟區總體將形成“一城一區三小鎮”的空間佈局:“一城”即在中東部區域建設臨空生態新城;“一區”即依託西部的山體,建設具有綠色休閒功能的生態涵養區;“三小鎮”即在東部沿江區域打造墨池壩、李家壩、董家壩3個特色小鎮。
在綠地景觀方面,規劃提出打造“一脊、兩帶、多園”的綠地景觀系統,臨空經濟區總綠化覆蓋率達到70.9%。
在功能分區方面,全域佈局臨空高端製造、臨空綜合服務、臨空都市農業三大産業功能區,形成大健康、大智造、都市消費和都市農業“3+1”主導産業體系。
在交通道路方面,規劃了“兩高七快”的區域聯動網路,“五橫八縱”的區內骨架路網,以及23公里的濱湖景觀環道。
在産業規劃方面,初步確立了發展生命科學、電子資訊、休閒旅遊、健康服務等産業,同步發展倉儲物流和現代農業,推動産城同步、産城融合發展。

成資大道和縱四路連接線
交通方面是臨空經濟區建設的重要一筆。2017年8月29日,應資陽市交通運輸局邀請,中國城市規劃研究院西部分院交通所總工程師張洋、工程師曾永松到市交通運輸局對接資陽臨空經濟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
對接會上,中國城市規劃研究院西部分院交通所介紹了《資陽臨空經濟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初步方案)》。臨空經濟區綜合交通規劃總體方案分為三個層次:區域層面快速聯繫成都,建設“三高四快”公路網(成渝、成資渝、成宜高速,資三線、資簡線、臨空經濟區至機場北線、G321線)、“3高2普”軌道網(高鐵:成渝客專,蓉昆、蓉京高鐵;普鐵:成渝鐵路、成渝鐵路改線);市域層面對接安岳、樂至“一高一快”,(安岳:成資渝高速、資安快速通道;樂至:遂資眉高速、資遂快速通道),對接中心城區高速公路“一環六射”、快速通道(含國道)“一環十射”;規劃區內部層面高快路構建兩高七軌聯動區域,鐵路、碼頭構建3高1普1軌道4碼頭站城一體網路,骨架路網構建五橫六縱聯通組團。

資陽臨空經濟區縱二路
創新舉措攻堅克難
臨空經濟區建設突飛猛進
藍圖繪就,重在實施。
從資陽市臨空經濟區掛牌運作的三年多時間裏,建設成就可圈可點——
開創了全面建設的生動局面。攜手中信建設等實力企業,高品質推進總投資490億元的臨空産業新城PPP項目,首期項目將陸續竣工投用,雁溪湖核心區20平方公里道路框架即將形成,二、三期項目各項工作全面推進。起步區公共服務、商業開發等項目啟動建設,農旅融合項目加快推進,形成了全域全面推進的生動建設局面。研究制定“14+5”項目全過程管理保障制度,構建“四個一”工作機制,建立設計、審查、監理和開工“四個綠色通道”,優化完善項目問題、人員職責、工作流程“三張清單”,為高效推進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務。
奠定了産業發展的堅實基礎。突出大健康、大智造、都市消費和都市農業“3+1”主導産業,構建“2+7”重點産業體系,研究繪製産業發展“三圖”,科學謀劃産業發展方向。圍繞臨空高端製造、臨空綜合服務、臨空都市農業3個産業功能區,編制産業園區規劃方案,形成“三區十園”重點産業空間佈局,加快建設差異化、特色化産業發展平臺。完善臨空經濟區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出臺招商引資産業清單、項目準入管理辦法、優惠政策,研究制定智慧裝備製造、總部經濟、高層次人才聚集等專項支援政策,分産業類別組建招商諮詢專家庫,推動設立産業引導資金,招商引資政策體系逐漸完善。制定招商引資潛在目標企業清單,大力推進專業招商、委託招商、以商招商,對接“六類500強”、行業龍頭企業500余家。
營造了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建立“1+4+33”徵拆政策體系,構建“235”徵拆工作體系,建立臨空經濟區和雁江區徵拆工作“雙主體”責任機制,推行“三同步”工作法,實行“三會審四公示”機制,依法高效平穩推進徵拆工作,搬遷民房1870戶、53.4萬平方米、安置人口7374人,提供項目用地18000余畝,在集中推進大體量徵地拆遷、全面實施項目建設的情況下,沒有發生重大信訪和不穩定事件。堅持以人為本,解決被拆遷群眾子女入學困難等問題,研究制定《房屋徵收貨幣化安置群眾購買定向限價商品住房方案》,切實保障群眾利益,維護了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建立了臨空特色的體制機制。積極推動臨空經濟區管理體制落實和完善,完成臨空經濟區金庫和賬戶體系設立,建立了市稅務局第二分局、臨空經濟區財政局為徵收主體的收入徵管體系,轄區內新增企業稅收、非稅收入自2019年6月起繳入臨空金庫。有序承接市級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擬承接行政權力事項共3580項,完成市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規劃、市場監管、司法局在臨空經濟區分局設立和雁江鎮、臨江鎮託管,成立公安分局籌備組,“辦事不出區”的體制機制框架基本形成。
鞏固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責任,立足新機構、新班子、新隊伍和項目集中、資金密集實際,探索黨風廉政建設“1+2+4”工作思路,構建“1+10+N”制度體系,創新實施“321”監督工作法,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行業系統黨風政風行風測評位居全市前列。從嚴從實抓班子、帶隊伍,抓基層、打基礎,抓作風、嚴紀律,錘鍊了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夯實了堅強有力的基層戰鬥堡壘,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積蓄力量再出發,風雨兼程行致遠。
在“十四五”工作謀劃方面,資陽市臨空經濟區勾畫了總體思路: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堅持成資同城化發展戰略,把握“內陸開放重要戰略支點、臨空經濟創新發展高地、怡然蜀鄉宜居産業新城”發展定位,突出“門戶樞紐、臨空經濟、公園城市”特色,做實做優“成資同城化先行區、臨空經濟集聚區、公園城市示範區”,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
同時,確立了“十四五”期間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臨空經濟區主體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斷完善,産業園區初步形成,入駐企業50家以上,以臨空製造、臨空綜合服務、都市農業為主導的産業體系初具規模,實施重大項目150個、總投資2500億元,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00億元以上,現代化國際化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初步建成。
未來五年,資陽市臨空經濟區將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加快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構建臨空高端産業體系,打造共建共用社會治理格局,積極推進改革創新,讓臨空經濟區美好藍圖得到實現!(湯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