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都 > 評論 > 正文


疫期“雲植樹”更添動人綠色

來源:四川線上    時間:2020-03-13 10:53:36    編輯:田佳平


  中國綠化基金會計劃在3月12日至4月20日期間,將傳統的線下植樹節啟動儀式轉移到線上,舉辦線上植樹節活動。今年的植樹節,雖然我們不能扛起鐵鍬走向戶外,但是可以動動手指,通過網路植樹的方式參與到植樹節中,捐植一株枸杞苗木,不僅實現了植樹的夢想,還能參與到生態扶貧項目中。(《中國經濟導報》3月12日)

  又是一年植樹節,在這個疫情防控的特殊春天裏,網路購物、線上教育、遠端辦公等依託網際網路的新型“宅經濟”發展迅速,這也為綠化公益事業開創了多元的渠道和平臺。搭建線上平臺,採取“網際網路+公益” 的方式開展“雲植樹”,確實讓疫情下的植樹造林釋放出多重動人的綠意。

  “雲植樹”看得見的好處,就是有效紓解了疫情下人們參與植樹造林美化家園環境的困窘。當前防疫總體形勢雖然還轉,但還不是放開手腳參與戶外活動的時間,也不是放鬆警惕隨意出入公共場所的時機。如果按照以往的植樹活動慣例,人們往往是拖家帶口,或者單位組織、呼朋引伴,浩浩蕩蕩參與植樹造林,中間還會發生購置樹苗、採購工具、乘坐交通、集體活動等環節,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幾率大。但在目前防疫防控減少外出、佩戴口罩、避免接觸、減少人流聚集的要求下,這些行為顯然不適合,也不理性,更不安全。疫情雖讓阻止了人們外出和集體參與植綠活動的機會,但卻阻礙不了人們植綠綠化美化環境的信心和態度,此刻,“雲植樹”無疑是疫情下紓解人們無法直接植樹但卻仍能實現綠化美化環境夢想的最佳途徑和載體。

  “雲植樹”的另外一個好處,是有效解決了現實中傳統植樹活動面臨的場所不足、時間不允許、效果不佳等矛盾和問題。當前公眾植綠護綠、美化生態、造福人類的熱情,遠超出以往任何時候。但我們也不能忽視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除了農村之外,城市市民和企事業單位這些最具植樹熱情的群體,能滿足植綠的場所卻並不多,不少城市居民和企事業單位都為難以尋得一片可供植樹的地方而傷愁、尷尬、困惑。但與此對應,我國森林覆蓋率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仍屬於較落後的國家之一。一邊是植綠無處可行,一邊卻是森林綠化覆蓋率低,背後的原因乃是最需要植綠的地方不是 “近在眼前”的周邊場所,而是“遠在天邊”的農村基層、邊遠山區、西部地區以及風沙乾旱地區等生態環境形勢嚴峻、存在大片大片綠色空白以及綠色貧瘠區域。我們不能奢望所有的市民和企事業單位職工都千里跋涉去西部植樹植綠,我們也不能為了植樹而簡單地規劃專門的植樹造林區,那樣效果也不見得好並且還會陷入應景的誤區而難以達到植綠護綠造綠的效果。面對此,“雲植樹”無疑是一個讓人人心動的參與植樹植綠載體和途徑。輕動手指,即可獻出一份綠化愛意,親自參與植綠活動,如果參與為捐植一株枸杞苗木活動,不僅實現了植樹的夢想,還能參與到生態扶貧項目中,這不更是一種最動人的綠化美化生態的善意之舉嗎?

  “雲植樹”操作簡單,據了解,目前流行的“雲植樹”項目,大多通過掃碼或者登錄“中國網路植樹”網站等,經過簡單的操作流程,即可通過虛擬空間選擇在邊遠需要綠色的區域或者西部某一塊貧瘠的土地上捐植樹苗。這樣不僅能讓疫情下人們參與植樹造林的美好願望得以實現,同時也用虛擬溝通的方式,實現了由專門專業人員用捐贈錢物植樹的科學綠化美化生態的目的,這其實也是一種更科學更到位的最佳植綠。眾所週知,植樹容易成活難,植樹並非簡單的一植了之,植綠護綠才會綠色常在,而植樹本身不管是選址、挖坑、培土、澆水,還是養護等等,都是一項技術活兒,專業人員的專業化參與將會效果更好。如此而言,“雲植樹”更能達到在最需要綠化的地方進行最專業化植綠的效果,其意義和成效更值得期待和肯定。 (許朝軍)

∥ 專題活動

微信掃碼
網頁右上角按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