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頭條 > 正文 more>>

成都與兄弟城市共用門戶樞紐“紅利”

時間:2018-10-16 09:17:56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張林

  8月27日,自貢—北部灣鐵海聯運班列開通。本報記者 秦勇 攝(資料圖片)

  4月19日,瀘州—上海外高橋直航快班首航。牟科 攝(資料圖片)

  10月12日,南充現代物流園。梁洪源 攝

  10月15日航拍的國道85線巴(中)廣(安)渝(重慶)高速公路,廣門樞紐互通。 張興波 吳德權 攝

  編者按

  在“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中,作為“主幹”的成都,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要構建區域間産業協同發展體系,成都的輻射帶動必不可少。為探索互利共贏、協同發展新模式,不久前,成都與自貢、瀘州、南充、廣安分別舉行了以“共用門戶樞紐·助力全域開放”為主題的專題對接會,在多式聯運、通關一體化、物流市場培育等方面達成戰略合作意向,共用門戶樞紐“紅利”,加快共建合作新通道。

  合作的步伐越走越快。與成都對接的過程中,這些城市有哪些新思路、新做法?近日,本報記者分赴自貢、瀘州、南充、廣安四地,感受各地在合作發展中的“謀”與“動”。

  成都-自貢

  構建南向出海物流大通道

  □本報記者 秦勇

  10月15日,西南(自貢)無水港舒坪綜合物流園裏,日産600噸植物油的“西南(自貢)無水港”一期北部灣油脂加工項目已建成投産。不遠處,自貢南站裏,兩台龍門吊聳立在鐵軌間,可同時作業14個車皮、28個集裝箱。

  8月,自貢—北部灣鐵海聯運班列開通。據悉,鐵海聯運班列從自貢出發,經“內六線”“水紅線”“南昆線”到南寧南站再到北部灣,全長1391公里,相比我省水港出海運程縮短1100公里,為南向進出口貿易平均節省貨運時間10天以上。得益於此班列,自貢可為整個西南市場提供鐵路整車貨運、零擔拼配、集裝箱拼箱等服務。進口産品可通過該班列從廣西北部灣運抵自貢。自貢的産品也通過該班列走向全球。

  “作為自貢—廣西北部灣—東南亞國際物流大通道的起點,西南(自貢)無水港也一天一個樣。”自貢市商務局總經濟師遊小鋒感嘆。據悉,自貢市大安區大山鋪鐵路專線項目正在建設中,建成後年貨運量將達300萬噸,一併納入西南(自貢)無水港範圍。“加上自貢南鐵路物流園項目,兩個項目完工後,自貢將成為除成都外,四川最大的綜合鐵路運輸樞紐。”

  如何與成都共建共用門戶樞紐“紅利”,自貢也在積極謀劃中。

  據遊小鋒介紹,成都、自貢雙方將圍繞共同強化國際多式聯運合作、共同建設自貢南向出海物流大通道等加強合作。具體而言,雙方將推動西南(自貢)無水港打造成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喂給港、協同港,共同優化兩地間的多式聯運組織,打造多式聯運産品。

  “以後自貢往北運輸的貨物,可通過中歐班列(成都)運輸。成都往南運輸的貨物,可通過自貢—北部灣鐵海聯運班列運輸。如此,形成‘南北’相互協同的物流大通道格局。”遊小鋒告訴記者。

  同時,成都、自貢雙方還將通過預留鐵路班列倉位等方式,打造南向出海物流大通道,助力區域經貿發展與交流,共建共用門戶樞紐“紅利”。

  記者觀察

  為川貨“走出去”提供新路徑

  不靠海要建“無水港”,開通鐵海聯運班列,幾年時間,內陸城市自貢在南向發展上做出了大文章。

  所謂無水港,是指在內陸地區建立的具有報關、報驗、簽發提單等港口服務功能的物流中心。因其低成本、高效率,近年來,我國不少內陸城市紛紛開建無水港,打通與沿海地區的“黃金水道”。

  隨著南向出海大通道的打通,自貢有望成為川南大宗物流的集散中心、三港合一的大口岸,並借助廣西北部灣港口融入全球物流節點和貿易市場,推動內陸與沿海沿邊協同開放。

  迅猛發展的背後,我們要意識到,物流、貨源等方面的制約,一些地方的無水港並不能充分發揮其帶動作用。

  在此背景下,自貢與成都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樣不僅能解決自貢南向出海大通道的貨源問題,還能為川企融入全球産業鏈、川貨出川提供新機遇和新路徑。

  成都-瀘州

  “水陸空”聯動雙向互濟

  □本報記者 魏馮

  10月15日,“天天直航快班”——“民有號”貨輪停靠在川內第一大港——瀘州港。次日,它將滿載著成都、瀘州等地的貨物駛向上海。預計,該貨輪航程約2600公里,耗時8天。相比以前,航運時間縮短一週以上。

  去年9月,瀘州市推出“天天直航快班”,通過多家船舶公司“艙位互換”實現集裝箱“拼單”,最大限度發揮船舶運力,節約運輸時間。經過一年多的運作,而今,“天天直航快班”的貨物不僅有“瀘州造”,還有“成都造”等。

  就在“天天直航快班”推出一週年之際,成都與瀘州舉行“共用門戶樞紐·助力全域開放”為主題的專題對接會,並簽訂戰略協議。協議鼓勵瀘州利用中歐班列(成都)開展對歐進出口貿易合作,支援瀘州以加挂方式開行南向國際班列。此外,根據協議,雙方還將進行國際多式聯運合作,共建出海物流大通道,共同加強機場運營合作等,實現空港、陸港和水港聯動。

  “雙向互濟。成都缺水運,瀘州有瀘州港。航空和鐵路方面,瀘州是短板,成都又是強項。”四川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口岸工作局局長朱秋潤説。以多式聯運合作為例,今年瀘州推出“蓉歐+瀘州港”號班列,在省內首次實現長江水運和中歐班列(成都)無縫連接。初期,該班列每週開行一列,目前該班列的出川箱量已達千余箱。“今後將根據具體發展和企業需求增加班次。”四川瀘州港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黃兢介紹。

  對於成都與瀘州之間的合作,朱秋潤分析,這有助於優化內陸物流網路佈局,為周邊企業提供多元化的通道選擇,實現“宜鐵則鐵、宜水則水、宜公則公”。

  四川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投促局相關負責人認為,目前瀘州有意通過共用門戶樞紐,從成都吸引更多航運物流、國際貿易等企業,與成都在産業轉移和園區發展方面展開實際合作。同時,兩地擰成一股繩,也將有助於讓四川自貿試驗區的政策紅利、制度創新經驗輻射到周邊地區。

  記者觀察

  兩地合作是機遇更是挑戰

  優勢互補,是採訪過程中出現最多的關鍵詞。

  目前來看,瀘州擁有黃金水道的低成本優勢和自貿試驗區的政策紅利,並在水運、航空、鐵路方面與成都形成“雙向互濟”的發展局面。

  然而,對瀘州來説,兩地之間的合作不光是機遇,更是挑戰。

  一方面,瀘州要進一步做大通道優勢。可喜的是,10月10日,“瀘州—欽州”鐵海聯運班列的開行,進一步凸顯了瀘州的“南向通道”優勢。

  未來,瀘州還將進一步突出南向,加快融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拓展與南亞、東南亞地區的物流通道。

  另一方面,瀘州要在利用好通道優勢的同時,積極引進成都電子資訊等技術密集型産業,推動兩地資金流、資訊流、人才流、技術流對流。這就要求瀘州進一步優化當地的營商環境。

  成都-南充

  推進物流市場一體化

  □本報記者 敬松

  10月12日,南充市高坪區,南充現代物流園某農産品交易中心,不少陜、甘、魯等外地牌照的貨車停在一旁,“這裡7成以上的蘋果來自陜西、甘肅和山東等地,洋蔥、馬鈴薯和大蔥等則大多來自甘肅。”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蔬果當天就會被分銷到附近各區縣。

  在南充現代物流園內,類似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

  作為南充集智慧物流、會展中心、總部經濟等為一體的綜合型物流新城,南充現代物流園區自投入運作以來已累計完成各項投資125億元,引進京東、順豐等商家1800余戶,累計實現社會物流總值613億元,物流交易額67億元。“以前,送往南充的貨物必須通過成都或重慶轉机,才能運到南充。如今,貨物可直接運到南充。”中通快遞南充轉運中心經理郭琪説。

  數字的背後是南充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産業基礎:西距成都200公里,南至重慶150公里,處於成渝“兩小時經濟圈”內;隨著一大批重大項目的落戶,南充已發展成川東北商貿物流中心及成渝經濟圈面向中、西部地區的重要商貿物流樞紐。

  9月6日,成都市政府與南充市政府聯合舉辦了以“共用門戶樞紐·助力全域開放”為主題的專題對接會。深化商貿物流合作被寫進了兩地簽訂的協議中。據悉,兩地將推進物流市場一體化,探索互利共贏和協同發展的新模式。

  “成都看中了南充在物流體系中的門戶樞紐‘紅利’。”南充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分析,兩地深化合作,將充分挖掘、發揮南充的水陸空立體交通優勢。

  下一步,南充如何主動統籌資源,與成都形成互動?

  “在物流産業培育方面,未來5至10年,南充將實施100個重點物流項目,培育100個重點物流企業,打造10個聯動型、樞紐型物流産業集群,構建現代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的物流體系。”南充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副主任許澄介紹,物流通道建設方面,南充將全力實施“南推方案”,圍繞公、鐵、水、空多式聯運發展要求,形成點、線、面一體化的立體運輸網路,主動融入成都物流服務體系。“鐵路建設方面,正探索將南充火車東站增擴為中歐班列(成都)線上國際貨運站。未來,南充將成為中歐班列上的一個分轉中心。川東北周邊的貨物將首先集中到南充,再由南充發往成都,並通過中歐班列(成都)運出。”南充現代物流園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劉家斌説。

  記者觀察

  “軟硬兼施”打造區域“火車頭”

  所謂區域物流一體化是指,為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對現有物流基礎條件實行無縫連結,形成多層次、多功能、運作快捷的綜合物流體系。區域物流一體化的標誌之一,就是交通的一體化。

  目前,在推進與成都物流一體化的進程中,南充正不斷完善自身硬體設施:截至目前,南充已有成南、南廣、南渝等5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達成鐵路、蘭渝鐵路在南充呈“十字形”交叉格局;嘉陵江航道水運上通廣元、下達上海;高坪機場改擴建工程正在加緊推進中。南充初具規模的“公鐵水空”立體綜合交通網路為物流一體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然而,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除了硬體設施,軟環境也要跟上。從國內一些地方的經驗看,缺乏物流資訊化標準體系、人才要素的不均衡流動、行政壁壘依然存在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區域物流一體化的進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南充在今後發展過程中,能進一步深化與成都的合作,形成川東北物流中心“火車頭”效應。

  成都-廣安

  開行公路貨運直達班車

  □本報記者 何浩源

  10月15日,廣安市岳池縣的金方生物園裏,裝滿醫藥産品和醫療器械的8輛物流車,準備出發前往全省各大醫院,“目前,園區一年與成都的業務總額有約1000萬元。”該園區副總經理何星邑介紹。

  不僅金方生物園,整個岳池的醫藥産業都與成都聯繫密切。據統計,今年1月至8月,岳池醫藥産業總産值達42億元,其中,有16.8億元的産品賣往成都。

  今年,共建成都·廣安生物醫藥協作研發基地被寫入廣安市政府工作報告。據了解,廣安將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建立飛地園區,進行標準化研發、臨床試驗製劑中試等工作,為廣安生物醫藥發展構建“最強大腦”;還將在當地建設30平方公里的醫藥産業園,主要引進原料藥、仿製藥、藥用輔料、醫療器械等生産型企業。

  合作越來越緊密的同時,不少企業還面臨著“煩惱”。何星邑介紹,園區沒有直接到成都的車隊,只能借助物流公司。“但中小型物流公司要達到一定的量才發車,當天的貨物通常要等到第二天才能發運;而大型物流公司費用又高。”

  為彌補這一短板,4月,由四川科倫醫藥貿易有限公司投資的廣安川東北醫藥物流項目在岳池經開區啟動建設。該項目佔地約60畝,將搭建醫貿物流集中配送平臺,建成川東醫藥物流中心。不久前,成都、廣安兩市舉行了主題為“共用門戶樞紐·助力全域開放”的專題對接會。會上,兩地達成意向,共建共用物流園區,開設成都至岳池醫藥物流專線等。“這些舉措都將有助於企業提高運作效率。”何星邑説。

  將視野放寬到整個廣安。今年1月到8月,廣安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1.27億元,居川東北經濟區第一。如何與成都共建共用門戶樞紐,進一步擴大開放,廣安積極籌謀。

  廣安市商務局局長林帆介紹,將利用成都國際空港優勢和國際鐵路通道優勢,將廣安的産品出口到國外。例如,在廣安設立航空集貨服務店,讓廣安的貨物經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進行轉机集散。鐵路方面,廣安爭取以集拼集運等方式開行國際班列。

  同時,為更好地服務廣安電子資訊、醫藥、新材料等産業,廣安還將推行兩地間精品化、特色化的公路貨運直達班車,增加“華鎣-成都”的電子資訊産業物流專線、“岳池-成都”醫藥産業物流專線,開通工業集中發展區到成都國際鐵路港的高頻次往返公路專線。

  未來,廣安的棗山、前鋒、華鎣高興鎮等6大物流園區,將通過招商引資,吸引成都物流企業前來投資。

  記者觀察

  讓物流車滿載往返

  近年來,廣安與成都兩地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開通精品化、特色化的公路貨運直達專線就是表現之一。

  一方面,直達專線在兩地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推進作用。有了直達專線,“廣安造”産品不僅可以更好地走進成都市場,還可通過成都的物流通道,走出四川,乃至走出國門。

  另一方面,我們還要看到直達專線存在的瓶頸。以傢具産業專線為例,大多數情況下,從成都到廣安的傢具物流車總是滿載而來,空車而返。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兩地物流資源的浪費。

  在採訪中,記者感受到,廣安正通過一系列舉措努力改變這樣的局面:積極發展相關産業,並以産業為基礎,助推相關物流業的發展。以製鞋産業為例,今年初,廣安和成都兩地就引進成都製鞋産業開了兩次洽談會。目前,前鋒區已有近10家製鞋企業。製鞋産業的迅猛發展,正逐漸推動兩地製鞋物流專線的進一步發展。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成都、廣安兩地間互聯互通的不斷加深,産業協作的持續深入,成都到廣安的物流車不僅可以滿載而來,還可以滿載而歸。

圖片新聞
一週圖集精選 | 圖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