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圖片

研發“機器人”的石油工人刁克劍

標題圖片

2014年秋天,刁克劍入駐我國唯一的機器人專業技術研究院,牽頭研發機器人。2015年底,完成了石化專用智慧滅火抑爆系統——滅火抑爆機器人。此系統可以24小時全天候完成無人智慧值守,反應速度快,動作可靠,可以將火災爆炸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填補了行業空白。目前均已完成樣機生産,正在送檢取證過程中,將在2016年內實現批量生産。

高空帶電作業“主刀醫生”趙文武

標題圖片
1988年,趙文武從大連電校畢業成為一名送電工人,從此他與鐵塔銀錢結緣。在這個最艱險的一線崗位,一幹就是28年,從一名送電工人成長為技能尖子、技術員、帶電班長、送電專業高級技師、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送電專業生産技能一級專家。2011年,以他名字命名的“趙文武(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他帶領成員先後完成12項創新成果,創新內容涵蓋了輸電所有分支專業,他還將航模直升機等高科技手段逐步引入帶電作業中,開創了輸電帶電作業的新局面。

大國航太利器之工匠王陽

標題圖片
王陽,中國航太科工集團公司三院111廠數控加工車間車工班班長。三十年的時間,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復員兵成長為特級技師、全國勞動模範,從老軍工企業的普通車間走向人民大會堂,受到習總書記的親自接見。先後完成了神舟飛船十大關鍵部件之一的“連接分離機構”的研製加工任務,探月工程關鍵裝置的研製批産任務,多系列重點型號發動機的研製批産任務,為我國載人航太、探月工程、國防裝備等國家重點任務的圓滿完成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帶一路”上的建設功臣劉傑

標題圖片

2015年,《賴索托時報》發佈紅色預警:由於嚴重乾旱,全國進入缺水緊急狀況。正值全民喊渴時刻,中國水電八局承建的麥特隆水壩提閘放水,積蓄了一年的一泓清泉,緩緩流向首都馬塞盧及周邊5座城市的千家萬戶,給賴索托人民帶來陣陣清涼。來自中國電建集團水電八局的劉傑,就是麥特隆水壩蓄水的功臣。正是靠著劉傑發明並獲國家專利的“大口徑鋼管焊接快速定位裝置”,輸水管道安裝才得以提高工效上十倍,終於搶在紅色預警前蓄起了滿滿一湖清水。

“天車安裝專家”周漢生

標題圖片
1982年,周漢生技校畢業後進廠當起重工至今,轉戰全國多地,參與二十多項重大工程建設,由他負責組織指揮的吊裝安裝任務達千余次,沒有出現一次失誤。零差錯的背後,是他用實踐證明了自己説的話:“雖然我是個起重工,但我認為做事情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不認真不行。”周漢生從進廠以來,攻克了無數道難題,從曾經面臨難題不解決絕不罷手的新手,到現在技藝精湛、經驗豐富的技能大師,中間走過了一條充滿坎坷與挑戰,又充滿戰勝與喜悅的道路。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才實現了從工人到工匠的昇華。
1   2   3   4    


“大國工匠”圖片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