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科技助推中國海洋探索走向縱深[組圖]

發佈時間: 2017-06-09 07:33:34  |  來源: 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佳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在馬利亞納海溝作業區,“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離開“向陽紅09”科學考察船緩緩進入水中(6月1日攝)。

近年來,隨著技術進步和裝備水準提升,中國海洋探測能力不斷提高,逐步走向深海、遠海,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中國的海洋探索橫貫大洋東西、遠達南北極地、深入世界最深海溝,為國家開展海洋環境的預測、預報,防災減災,以及深遠海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新華社北京6月8日 深海,是地球上人類最晚認知的世界,至今仍充滿許多科學之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深鑽、深潛、深網、深漁……深耕藍色國土,建設海洋強國,我國海洋事業正日益向“海洋深處”進軍!

深鑽:鑽到海底“窺探”地球

地殼最薄的地方在海底。半個多世紀以來,大洋鑽探已在國際上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地學革命”。

上世紀六十年代發展起來的大洋鑽探技術,為地球科學研究打開了一扇“寶藏之門”。始於1968年的國際大洋鑽探計劃,目前已成為世界地球和海洋科學領域規模最有影響的一項國際科學合作計劃。大洋鑽探為一系列科學研究立下“汗馬功勞”。

我國自1998年加入國際大洋鑽探計劃以來,已有上百位科學家先後登上美國“決心”號參加大洋鑽探。目前,由我國科學家主導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鑽探已接近尾聲。這次鑽探時間長達四個月,在我國南海北部共執行兩個航次任務,來自13個國家的66名科學家參加。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孫珍研究員、同濟大學翦知湣教授分別擔任兩個航次的中方首席科學家。

對於我國的大洋鑽探,國際大洋發現計劃中國專家諮詢委員會提出“三步走”戰略規劃:第一步,2014年至2017年,實現3個以中國科學家為主的“匹配性項目建議書”航次;第二步,2018年至2020年,實現中國自主組織的國際大洋發現計劃航次,建設新的岩芯研究中心;第三步,建造新一代大洋鑽探船。目前,我國大洋鑽探正按照這三步走的戰略規劃,穩步推進。

1   2   3   4   5   下一頁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