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新聞欄目

廣州嬰兒島24小時記錄:記者目睹8場離別目送8個嬰孩被棄[組圖]

時間: 2014-03-24來源: 北京青年報責編: 李佳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廣州嬰兒島24小時記錄:記者目睹8場離別目送8個嬰孩被棄

2014年2月26日晚上到28日清晨,廣州“嬰兒安全島”夜間開放的兩個12小時,記者候訪目睹了8場離別的悲劇,目送了8個嬰孩被遺棄,走向從此沒有父母相伴的命運。圖為2月26日晚7點50分一輛外地車在福利院門口掉頭停下,隨後下來了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女人懷裏抱著一個白血病嬰兒。送孩子來的是親戚,父母根本不忍心走下車來看孩子最後一眼。兩個男人跟保安介紹著孩子的病情,而女人抱著孩子,面朝嬰兒到一言不發。大大的一安靜,紅色的襁褓中,安分得讓人心疼。圖片來源:cfp

從“安全島”到“救命島”

“把孩子放到廣州,我們放心”。棄嬰的父母,除了本地的,還有從貴州、湖南、雲南、重慶等地遠道而來的。

民政部門表示,建立棄嬰島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嬰兒在被遺棄後身心再次受到外部不良環境的侵害,提高遺棄嬰兒的存活率,使其能夠得到及時治療和救助。

在生命面前,一切法律、道德上的爭議,或許都可以從寬容角度,尋求和解。

可“安全島”被誤解為“救命島”後,各方壓力由內而外顯現,尤其是工作人員需要面對那些徘徊在“嬰兒安全島”外的家長時。

“唉,又要去幹壞事了。”晚上一坐到距離棄嬰島僅20多米的傳達室內,蘇揚説自己的心情就特別沉重。監控大螢幕上,實時顯示福利院區域內各路段的情況。一看到地上有個袋子或者有人抱著小孩進門,就會條件反射一樣地想:是不是又來丟小孩的?

經歷過一幕幕撕心裂肺的現場,蘇揚與同事們到後來都感覺到有點麻木,“勸的時候很機械,不能帶感情,一帶感情就勸不走了,必須要扮得兇一點兒”。

蘇揚説,心裏暗自恨自己。來的每個人都哭得很傷心,他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想這樣做,絕大部分都是逼出來的。“有這樣(重病殘)一個小孩的家庭都是很不幸的,不管有錢沒錢。不管放棄、治療,其實家庭都毀了。”

2月的一個夜晚,蘇揚正在值班,看見一輛東莞牌照的汽車開進了福利院的大門。他看到一對年輕父母抱著嬰兒下車,孩子的爺爺奶奶跟在後面,哭了好久。

嬰兒父親向福利院值班人員講起全家人的傷心事,孩子才一個多月,患有不治之症,從出生就搶救,所有的辦法都想盡了,結果還是到了醫院拒收的地步。“真不是錢的問題。”嬰兒父親向在場人員強調。

蘇揚眼見著孩子的奶奶跪在島門口,咣咣磕響頭,哭著説“孩子,對不住你”。家人哭著將嬰兒車推進島內,又哭著推出來,癱倒地上。蘇揚等人上前勸解,但對方最後還是選擇放棄,將嬰兒留在了棄嬰島。

如此的場景,幾乎每個值班的夜晚都要上演。蘇揚遇到最年輕的父母還不滿20歲,那是一對從重慶趕來的農民小夫妻,懷中的男嬰才40多天,被查出先天性心臟病、喉骨發育不全、腦部發育不全等四五種病症。傾盡全部家底,帶孩子來廣州治療,一個月花了幾十萬,後來還欠醫院8萬。被迫出院後,一個廣州朋友向小夫妻提到了棄嬰島。打車前來,車費都是朋友墊付的,可見其當時的窘境。

蘇揚記得小夥子從開始就很理智,詢問了一些有關棄嬰島的問題,還能聽得進在場人員的勸説。他自己説真的不想放棄,但是如果回家,就怕孩子沒有輸氧,會死在半路上。

據福利院多名工作人員總結,棄嬰的父母,除了本地的,還有從貴州、湖南、雲南、重慶等地遠道而來的。蘇揚曾問過一名棄嬰家長,你們當地不也有民政局福利院嗎?對方回答稱,條件跟你們這裡沒法比,把孩子放到廣州,我們放心。(文字來源:北京青年報)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轉到

 

/ 6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