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新聞欄目

廣州嬰兒島24小時記錄:記者目睹8場離別目送8個嬰孩被棄[組圖]

時間: 2014-03-24來源: 北京青年報責編: 李佳
直接點擊圖片或者使用鍵盤'←' '→'鍵翻頁

廣州嬰兒島24小時記錄:記者目睹8場離別目送8個嬰孩被棄

2014年2月26日晚上到28日清晨,廣州“嬰兒安全島”夜間開放的兩個12小時,記者候訪目睹了8場離別的悲劇,目送了8個嬰孩被遺棄,走向從此沒有父母相伴的命運。圖為2月26日晚8點這個男人用大毛巾裹著自己的孩子,在暗影中抹起眼淚來。他沉默了很長時間,只是緊緊的抱著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因為超齡,被嬰兒島拒絕。他起初自己從廣西專程趕來送來自,而隨後才得知,他來自粵北的一個縣城。圖片來源:cfp

蘇揚記得,第13天,“嬰兒安全島”接收棄嬰達到51名,到第15天升至79名,第17天已經超過百人。

暫停運作的“嬰兒安全島”,如今已被三塊塑膠材質的宣傳展板圍住,小屋內側緊貼福利院的圍欄。展板上最醒目的部分是“孩子心聲”,寫在心形圖案裏:“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真的忍心拋棄我嗎?福利院雖好,也不及同你們在一起生活好。求求你們別拋棄我!”

相比劉釗所書字條,同樣是孩子的口吻,只是圍墻內的渴望父母之愛,圍墻外的但求延續生命。

“棄嬰島怎麼關了?”3月18日黃昏,一對遛彎的老夫婦在暮色中駐足,盯著小屋位置看了半天。

答案在於每日躥升的棄嬰人數,在3月16日到了臨界點。不少身在其中的人,早就預感到了會是這樣一個結果,比如福利院後勤職工蘇揚。

“嬰兒安全島”于1月28日開放,開放時間為晚7點到早7點。小屋內恒溫28℃,墻壁上畫著藍天白雲,設有嬰兒床、嬰兒專用保溫箱。嬰兒床旁邊有一個開關,並有文字提醒家長:放下孩子後請按此鈴,工作人員將在3分鐘內到達,對孩子施予救助。

這最後一句,曾經是蘇揚作為工作人員的職責之一。他記得,第13天,“嬰兒安全島”接收棄嬰達到51名,到第15天升至79名,第17天已經超過百人。

“看剛開始就這麼多,我就覺得開不長。”蘇揚的判斷依據是,畢竟福利院的條件在那擺著,接收人數要控制在能承受的範圍內,但現在,人數像開了閘一樣。

做出同樣判斷的,還有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靜君。她認為,配套設施、分流方案如果不能同步跟進,像廣州這樣的特大型城市,很容易超負荷無法運轉。

在發佈會上,廣州市社會福利院院長徐久介紹,自今年1月28日投入使用,“嬰兒安全島”共接收棄嬰262名,全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因為短時間內接收棄嬰數量已超出福利院承受的極限,需要暫停試點進行總結,並做好已接收嬰兒的防疫、分流等工作。

當地媒體記者曾獲准到福利院實地探訪,看到一個20多平方米的房間裏擠下了14張嬰兒床,裏面有超過20個嬰兒。相關人員介紹,在兒科觀察區,20多個護理人員要照顧80多個孩子,遠超過規定1:2.5的比例。而整個福利院,護理人員與孩子的比例幾乎達到1:20。

福利院一名醫生告訴北青報記者,棄嬰數量劇增,房間原本的過道也被新加的小床擠佔,現在甚至還有兩個小孩共用一張床的情況,空間嚴重不夠用,醫護人員也擔心空間太密集,容易導致疾病交叉感染。

在先於廣州試點的石家莊、烏蘭察布等城市,均未發生棄嬰持續激增的情況,石家莊兩年半接收棄嬰約180人,而烏蘭察布,開放10個月僅接收4名棄嬰。

徐久對此分析稱,廣州是華南目前開展“嬰兒安全島”試點的唯一特大型城市,醫療資源和公共資源集中,又聚集著大量流動人口,所以導致棄嬰短時間內劇增。

蘇揚回憶,棄嬰島運作之初,力爭做到最人性化,為減輕家長的顧慮,通往棄嬰島的兩條路上,沒有完善的監控,而值班人員通常會在棄嬰家長離開後再出現。

但春節後回到崗位上,工作流程變了,路邊新加裝了兩個攝像頭,值班人員還要主動“出擊”,發現有家長抱孩子進大門,要進行勸諭,勸導他們可以向社會尋求救助,別輕易拋棄孩子,遺棄孩子是違法的。A4紙列印的勸諭信上,有腦癱、先心病等兒童常見重症所對應的救助項目。

蘇揚能感覺到,剛開始,人們對福利院門口這個棄嬰島還不夠了解,懷著各種心態,有人覺得這裡能治病,有人想推卸沉重的包袱。“福利院怎麼能治病?”事實上,截至暫停之日,該院有23名收治的重症棄嬰夭折。

值班人員發現,抱孩子來的,通常選擇在上半夜,晚7點半到11點最多,家長都是大大方方的來。而在“嬰兒安全島”建立之前,為避開人,家人都會後半夜偷偷摸摸地來,尤其偏愛選擇淩晨3點到5點人最犯困的時段,把孩子放在福利院門口就跑。被遺棄的嬰兒,有時要獨自熬過漫長的黎明、清晨。“我們南方還好,這要是北方,天寒地凍的怎麼辦?”蘇揚幾乎是憑藉本能地贊成“嬰兒安全島”的設立。(文字來源:北京青年報)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轉到

 

/ 6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