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風采|武鋼:新時代“追風者”

發佈時間: 2022-10-12 09:33:40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楊楠

“我會將畢生精力投入風電事業,讓更多人享受綠色低碳美好生活,為國家優化能源結構、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武鋼曾在很多場合這樣説。



武鋼工作照。圖片由本人提供


既有公開承諾的底氣,更有積極踐諾的行動。深耕風電行業35年,武鋼見證了我國風電産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他帶領團隊研製出我國第一台國産風機,將自主智慧財産權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組推向全球市場;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和創始團隊將金風科技從一個資産300萬元的小企業打造成總資産1200億元的中國風電行業領軍企業。


武鋼追風的夢想,始於達坂城。歌聲中的達坂城,有漂亮的姑娘,大又甜的西瓜;現實中的達坂城,還有呼嘯的風。在新能源時代,這是寶貴的資源。


1987年,武鋼放棄穩定的教師職業,到新疆風能有限責任公司達坂城風電場當起了場長。


“那時中國風電才剛剛萌芽,達坂城也只是邊陲一塊試驗田。説是場長,其實電氣、液壓、機械樣樣都得幹,每天都得爬20多米高的風機。”武鋼回憶,風電行業發展初期,我國大部分風機都依靠進口,價格高、故障率高、維修成本高。要想在國內實現風電大規模應用,一定要造出國産化風機。


在吸收借鑒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武鋼帶領團隊率先開啟了國産風機研製,項目被科技部列入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研發過程中倍感使命光榮,時刻敦促自己不斷追求進步。我是一名共産黨員,要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以更加精湛的業務素養和不懼艱難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武鋼説。


1998年,首臺國産600千瓦風機在達坂城風電場投入運作,整機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準。該項目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優秀成果獎。正是武鋼執著堅守催生了金風科技,帶動了我國風電製造業蓬勃發展。


一路鑽研,一路奮進。2002年,武鋼和金風科技研發團隊再次承擔國家“863”計劃,自主研發兆瓦級失速型風力發電機組,後來又調整技術路線,轉為全球最先進的直驅永磁風機研究。2005年4月,1.2兆瓦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在達坂城風電場試運作。這是國內第一台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兆瓦級風機,使我國風機製造初步具備與國際巨頭同臺競技條件。


隨著中國風電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金風科技也一路前行,成為中國風電行業領軍企業。“作為公司黨委書記,我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高度融合,‘紅色引擎’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引領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擔當社會責任。”武鋼説。


起于風,但不止于風。武鋼和團隊探索創新步伐從未停止,他帶領金風科技打造了中遠天津港C段全球首個零碳碼頭,助力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産業園區成為全國首個可再生能源“碳中和”工業園區,幫助位於福建平潭海峽的世界最長公鐵兩用大橋用上海上風電……風電正在從替代能源成為主要能源之一。


從乘風而起到禦風前行,歲月流轉中,武鋼從追風青年步入花甲之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武鋼倍感自豪,在新時代,他依然帶領團隊,在追風路上奔跑。

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