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哈爾濱
對旅途中發生的一切保持好奇,是他將鏡頭對準車廂40年最基本的原因。但一開始,他的目的沒有那麼強。
1977年,原本在哈爾濱三棵樹車輛段做鐵路檢車工的王福春,被調到工會做宣傳工作——單位給他一台海鷗,到車間給勞動模範拍照。因為是鐵路職工,那會坐火車也不用花錢,得空他就帶著相機搭上列車,走到哪拍到哪兒,“沒有意識”,純屬愛好。
拍著拍著,王福春覺得“還挺好看的,而且火車上有這麼多故事,那就當個專題拍,這一拍就是40年。很多人都在拍東西,但哪有人這樣用40年去拍一個東西,沒有。”他的語氣篤定且自豪。
一上火車,他就端著相機在晃動的車廂裏來回走動,尋找拍攝的對象——有趣、有故事的,這是他最主要的標準。例如男人抱著孩子喂奶粉,“這一般是女人做的,看起來比較有意思”,或者是火車票實名制、導盲犬上高鐵這種標誌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