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系列專訪:中國畫院專職畫家、中捷當代美術館藝術總監伊瑞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2-24  發表評論>>

中國畫院專職畫家,中捷當代美術館藝術總監伊瑞。 攝影: 中國網 鄭亮

中國畫院專職畫家,中捷當代美術館藝術總監伊瑞。 攝影: 中國網 鄭亮

【中國網】:您1995年之前在捷克的時候,沒有機會親手拿著畫筆畫水墨畫,您只是通過一些畫冊,中國一些藝術品鑒賞。1995年是第一次接觸水墨畫嗎?

【伊瑞】:也不完全是這樣,我以前在捷克,我除了看畫冊,特別是去找那位漢學家,去國家美術館看,包括他給我看他們收藏的古畫,我還是很想自己試試畫畫,那時候在捷克,沒有中國的畫筆,所以必須從國外帶來,有的朋友幫我帶來宣紙、墨等其他材料,所以我開始自己試試畫,但根本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沒有人教我。那個時候,在捷克沒有人教我,所以我臨摹《芥子園》,我每次都到圖書館去,臨摹《芥子園》裏的插圖。那個時候大概知道怎麼拿毛筆,但其他的都不知道,而且我自己也想創作自己的一些東西,我想自己理解、把握中國的繪畫,但沒辦法,那時候有一些嘗試,可能會覺得很可笑,當時也有一些很有趣的嘗試。

【中國網】:您1995年來到中國之後,在中央美院進修國畫係,您當時也是剛開始練習中文的口語,因為在捷克,您剛剛跟我説,沒有太多機會練習口語。那個時候,您覺得學習一門外語,對您的心態、思路的打開有多大的幫助?尤其是學中文,您覺得學習完中文之後,幫助您對中國的理解加深了嗎?

【伊瑞】:當然,這對我幫助很大。我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1991年,那時候和其他中文系的學生在這裡待的時間很短,所以那個時候沒有學過多少東西。在捷克我們也有中國人教的口語課,但我對這些課有點反感。因為我對學校裏的課程比較喜歡歷史課、文學課,那個時候我還是比較喜歡學漢字。所以,我第二次來中國,1995年來中央美院,口語不怎麼好,溝通有點問題,和我老婆,和阿覃,如果我不知道哪一個詞語怎麼説,我寫了給她。那個時候我還是認字比較多。當然,學好了口語,我對中國的了解、和中國朋友溝通幫助很大。

中國網】:您怎麼看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中文了,在當今這個年代,比起20年前,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學。

【伊瑞】:因為我剛才給你講過,很早的時候,80年代我對中國文化、中國藝術有興趣,那個時候在西方學中文的人特別少,不説捷克,當時在德國、法國學漢學,學中文的人並不多。那個時候,我們捷克每年只有幾個人想學中文,大家認為是和日常生活有距離的專業,而且中文不太用,大家覺得很神秘。在80年代末,我考中文系考試的時候有25個人考試,16個人考上。現在也是一樣,差不多每年能考上16、17個人。但是考的有300多人,我知道去年是300多人,可能今年、明年有500多、600多人。現在在歐洲,一些中學,不是外語中學,普通中學,很多人開始學習中文,他們有中文課,他們學校自己也要請中文老師教學生中文,當然,不是每個學生應該學中文,大家可以自己選擇,但選擇學中文的人特別多,每個班大概有15-20人學中文。所以我覺得現在在西方學中文的人越來越多,完全是中國經濟發展巨大的影響,包括中國有一些來自國外——西歐、中歐的學生,包括中學生、大學生,包括有一些研究生,80%可能就是因為他們衝著中國巨大的、高速的經濟發展而來的。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頁面。購買請撥打010-88828049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責任編輯: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