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山80後繡女:彩虹絲線編織起的致富路[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2-20  發表評論>>

 

協會門前的平地上,李濟雁帶著彝族女性們一邊唱著彝族曲子,一邊刺繡。 中國網 佟靜 攝影

    中國網12月18日訊(記者 佟靜)在雲南楚雄州永仁縣的東南部15公里,沿著一段蜿蜒的彈石路走下去,就是以彝族為主的移民搬遷村——蓮池鄉凹泥奔新村。這裡彝族文歷史悠久,蘊含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彝族傳統刺繡更是傳統風俗傳承的精華。關於彝族女性的心靈手巧,楚雄地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會走路就會跳舞,會説話就會唱歌,會拿針就會刺繡”。彝族幾乎所有的成年女性都能挑花繡朵,尤其是中和直苴搬遷戶,刺繡工藝更是技藝精湛。

    32歲的彝族姑娘李濟雁,被村民們讚譽為“彝山致富的領頭雁”,身為80後的她卻帶領了村裏230多名彝族婦女通過刺繡致富。11年前,李濟雁隨家人從大山裏的直苴搬遷到凹泥奔新村,5歲多就跟母親學習刺繡的她,為了幫助改善家庭生活條件,參加了永仁縣婦聯舉辦的刺繡女能手培訓班。通過這樣一個偶然的機會,李濟雁學習到了刺繡技巧、色彩搭配、圖案設計等,加上勤奮努力和天賦,她慢慢的成為了村裏的刺繡能手,並被評為州、縣“十大刺繡女能手”。

    在多年的學習與摸索中,李濟雁逐步創作了具有永仁特色的“李濟雁”刺繡,在縣婦聯的引導和幫助下,依託中和直苴“賽裝節”大舞臺,把繡品帶到彝人古鎮推銷。她的繡品被外界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永仁彝繡,認識了彝家刺繡女,訂單也隨之紛紛而來,價格也越來越好。今年6月份成立的永仁縣蓮池鄉彝族刺繡繡協會,李濟雁作為理事長,發展了236名的彝族婦女會員,幫助大家實現了不出家門也能增收致富。為了做強做大彝繡産業,不斷提高民族刺繡品的價值,帶動更多的彝族婦女致富,縣婦聯爭取共培訓資金12萬元,邀請專業老師從服裝剪裁、色彩搭配和市場行銷等方面對會員進行培訓,並積極的為協會提供市場資訊和需求樣品,拓展銷售渠道。截至目前,共開展刺繡培訓班14期,培訓彝族婦女1685人次。

    現在協會生産的作品有彝族服裝、民族花包、壁挂、家居用品、工藝飾品等20余種産品,全部是彝族女性手工刺繡製作,形成了設計、生産、銷售一體的産業發展模式。2013年,協會實現産值320多萬元,其中凹泥奔新村刺繡經濟收入達180萬元,比2012年增收100萬元,戶均增收近1.5萬元,彝族刺繡已經成為全村經濟增收的主導産業。

    李濟雁告訴記者,從直苴搬遷出來之前,全家人依靠種植粗糧,家庭年收入只有一兩千元,現在她通過彝繡的設計、製作和銷售,年收入達到了十五六萬元。在她的幫助下,協會的彝族繡女每人平均月收入也達到了2000元。目前協會的會員分佈在周圍的7個村子,年紀最小的只有18歲,最年長的幾位彝繡的傳承人,年紀都在七十多歲。彝繡手藝就是靠這樣的代代相傳,一輩輩傳承下來,並漸漸的帶給那些深山中走出的彝族姑娘更多的經濟財富。

1   2   3   4   5   下一頁  


相關新聞
·中國五大名繡名家名品展 杭州開展[組圖]
·“火針刺繡”中國烙畫[組圖]
·非物質文化遺産:彝族火把節[組圖]
·雲南少數民族群眾載歌載舞慶“七一”[組圖]
·【圖片故事】彝族阿哲人的神秘祭龍
·彝族阿細人多彩壁畫[組圖]
·雲南彌勒祭火節剪影[組圖]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産品付費下載頁面。購買請撥打010-88828049中國網圖片庫諮詢詳情 責任編輯: 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