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1月23日訊 你們知道嗎,世界上有記載的2萬多種魚類中,整個生涯都會集結成群的佔25%,在幼魚階段集結成群的佔50%,這些數字表明魚類集群現象相當普遍。如日本海鮐(tai,同臺)魚群由5萬~10萬尾個體魚所組成,覓食中的太平洋鯡(fei,同非)魚群平均厚度近3米,魚群的最大直徑超過50米,而最大的太平洋鯡魚群竟有100萬~300萬尾。
魚類為什麼喜歡成群結隊呢?生物學家普遍認為,魚類的集群行為不僅可以減少被捕食魚發現的概率,而且還會減少遭到捕食魚捕殺的概率。因為在浩瀚的海洋中,魚群組成的個體越多,個體魚被發現的概率也就越小。
有趣的是,不但小魚會集結成群,某些大型捕食魚,如金槍魚、鰹魚等也喜歡集群。顯然,大型捕食魚在群體中比單獨行動時能夠更多更快地找到食物。科學家研究表明,除了防禦作用和捕食作用外,集群行為在魚類的生活中還發揮著其他作用。與單獨的個體魚相比,魚群對不利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從水動力學的觀點來看,在水中集群游泳可以節省個體魚的能量消耗。集群性的魚類在洄遊過程中也能更快地找到洄遊路線。大多數魚類聚集在一起進行交配、産卵,對於魚類繁衍後代、延續種族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對數量眾多的小魚來説,成群結隊能夠增加安全系數,有利於它們在大魚吃小魚的環境裏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