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1月21日訊(記者 葛蕾)11月19日,“海疆萬里行”之“海洋文化行”來到了廈門,在廈門召開了“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技術與海上絲路考古研討會”。會上,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長餘興光坦言,我國的水下考古設備九成以上是從國外引進,引發了專家的熱烈討論。專家呼籲,應加大相關設備的研發力度,抓緊保護寶貴的水下文化遺産。
“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技術與海上絲路考古研討會”現場 (攝影 中國網/葛蕾)
參與研討會的專家、領導(攝影 中國網/葛蕾)
當日,來自國家海洋局、國家文物局等16家相關單位的領導、專家以及來自人民日報、中國網等9家中央媒體的記者等30余人匯聚到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同參與了“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技術與海上絲路考古研討會”。會議期間,參會人員參觀了海洋三所水下考古儀器展覽室及海洋化學與環境監測技術實驗室等地,觀看了現今的水下考古儀器及其海洋研究相關儀器。
海洋三所陳列的水下勘測設備 (攝影 中國網/葛蕾)
海洋三所發掘的水下文物 (攝影 中國網/葛蕾)
參觀結束後,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所長餘興光坦言,我國現有的水下文物探測、保護儀器九成以上是從國外引進的,自主研發的相關設備仍然較少。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書記張威也在發言中坦陳,與國際先進水準相比,我國水下考古與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存在一定的差距與不足。我國水下考古學的學科架構尚未完全建立;水下考古與相關學科的整合也有待加強。然而就目前的水下考古形勢來看,對先進考古技術、設備的需求卻是十分迫切的。國家海洋局辦公室副主任王斌指出,目前我國水下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仍很艱難,面臨盜掘、盜採以及海岸帶開發及城市化帶來的對水下文物的破壞等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加大水下文物勘測、挖掘以及保護的科研力度、技術投入是十分迫切、十分必要的。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研究員沈斌堅認為,目前我國水下文物的勘測與保護急需解決兩方面問題。他認為,一方面,我國水下文物發現、定位困難。沈斌堅説,目前我國的水下考古技術有限,我國現有的水下探測設備大多只能探測海底表面的水下沉船等大型物體,而對於小型文物的發現和定位則較為困難。另一方面,我國水下防盜撈水準有限。據沈斌堅介紹,目前的盜撈裝備越來越先進,但我國的水下防禦手段卻是基本空白,這給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極不利於文物的保護。
對於從哪些方面加大儀器設備開發力度,沈斌堅建議,第一應發展新型海洋聲學裝備。他認為新型海洋聲學裝備可以提高水下文物探測的效率、提升水下文物探測的能力、加強潛水員水下作業的安全性、提高防盜撈水準和快速評估海洋環境變化的能力。二是發展三維高清晰淺地層剖面裝備。沈斌堅建議,對於水下文物的勘測可以在深度方位採用淺地層剖面技術,在水準方位採用多波束聲納技術,在航行方位採用合成孔徑技術。三是發展低功耗反蛙人聲納浮標。他認為低功耗反蛙人聲納浮標能夠長期在海上值守並且探測沒有聲音輻射的蛙人,而且能夠被動方式遠端偵察睡眠和水下航行器。此外,它可採用太陽能或風能供電,並且最好能實現探測資訊的無線實時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