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歐洲,地處“一帶一路”兩端。但是,萬水千山不是阻隔,賓士的中歐班列實現了中歐跨越大陸的握手。截至5月19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4000列,國內開行城市28個,到達歐洲11個國家29座城市。行駛在絲綢之路上的中歐班列,承載“中國夢”而來,托起“世界夢”而行,風馳電掣中奔向共商、共建、共用的中歐黃金時代
深圳:
海鐵大聯動時代到來
5月22日上午10時38分,集裝箱班列——X8428次列車緩緩駛出世界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單體港口深圳鹽田港,列車一路向西,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俄羅斯,朝著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市駛去。
當日開出的深圳首趟中歐鐵路貨運班列,共載有深圳海關監管的41個集裝箱、總值近800萬美元的貨櫃,滿載著對交貨時限有要求的大宗電商産品、輕工及高科技電子産品。
近年來,深圳生産的電子産品、輕工産品深受歐洲、中西亞地區歡迎。對於深圳這一貿易特徵,自深圳出發的中歐班列十分有針對性,承運的貨物主要是大宗電商産品和高科技産品。此外,隨著班列開通,深圳及珠三角企業得以更方便地引進國外先進設備、裝備、工業原材料、環保設備等,助推深圳及珠三角地區工業化進程。
鐵路貨運要與深圳成熟的海運開展競爭,效率是第一位。此次,深圳開行中歐班列,到歐洲的出貨時間可以節約近一個月。廣鐵集團貨運處處長鄭聖剛介紹説,深圳中歐班列,運作線路總長約9900千米,運作時間約13天,比海運節省四分之三時間,價格約為航空的五分之一,能有效節約時限,提升物流效率。
同時,鄭聖剛透露,深圳中歐班列暫時只開行出口班列,頻次為一週一班。待粵港澳大灣區、東南亞地區貨源穩定後,適時增加班列頻次及返程班列,計劃9月份開始實現雙向運輸,爭取每週兩班出口、一班進口,並將該班列延伸到德國漢堡等往返歐洲其他國家線路。
作為全球第三大集裝箱港口,隨著中歐班列的開通,深圳港還能有效整合東盟、台灣等地區貨運資源,利用深圳港口及鐵路優勢,將深圳打造為海陸空鐵多式聯動的亞洲貨運轉運中心。深圳市副市長陳彪表示,中歐班列將深圳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連在一起,是深圳産業發展和外貿拓展的新路徑。開行中歐班列,有利於發揮深圳海空港口、口岸城市和外貿大市的優勢。
作為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橋梁和行走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使者,深圳至明斯克的中歐班列不僅開啟了海鐵轉運大聯動模式,發揮我國轉口貿易先天優勢,還滿載粵港澳臺、東盟貨物和“共商、共建、共用”的期許,橫穿歐亞陸橋,幫助各國加快經濟發展,分享發展成果,打造甘苦與共、命運相連的發展共同體。(本報記者 楊陽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