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説:“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我願意出生在一世紀的中國新疆。”他所説的地點,也就是今天的塔裏木河、葉爾羌河一帶。這裡位於古絲綢之路,是東西方文明的最大交匯點之一,是湯因比心目中文化匯聚的福地。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上的吉爾吉斯斯坦碎葉古城遺址。
絲綢之路是人類文明史的關鍵詞
作為歷史事實的絲綢之路出現于2000多年前。廣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希臘風格銀器皿,以及南粵國宮殿遺跡中發掘出來的石制希臘式梁柱,證實秦末漢初海上絲綢之路就已經誕生。鄭和下西洋使連接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得到了更為徹底的貫通。
作為世界文明史的關鍵詞,絲綢之路概念誕生於140年前的19世紀下半葉。在1877年出版的《中國》第一卷中,德國著名學者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絲綢之路”。日本學者三杉隆敏在1967年出版的《探索海上絲綢之路》一書中,首次提出“海上絲綢之路”。
在絲綢之路概念出現之前,歐洲有一個“尋找中國”的認知過程。古希臘人以“賽爾”(Ser)也就是漢語的“絲”來稱呼絲綢,稱中國為“賽裏斯”(Seres),即“絲綢之國”。古希臘地理學家馬利奴斯記錄了一條由幼發拉底河渡口出發,向東通往“賽裏斯國”的商路。漢朝政權建立後,尤其是張騫出使西域後,西方文獻中出現“絲綢”一詞的頻率增加了。13世紀之後,隨著蒙古人的西征,西方更多人來到中國,並將他們的見聞帶回歐洲,尤其是《馬可·波羅遊記》震動了歐洲,使歐洲人知道遙遠的東方有個富庶的大國。明代來到中國的傳教士也致力於求證“賽裏斯國”。
絲綢之路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一個關鍵詞。人們越來越深刻地理解到:絲綢之路之所以是世界文明史的關鍵詞,在於這是人類諸多文明展示魅力的共同舞臺,也是人類諸多文明獲取資源和文化交流的共有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