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深入絲路東段的漢朝使節

為解除北方匈奴的威脅,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大月氏共擊匈奴。西漢建元三年(西元前138年),張騫率匈奴人甘父和100多名隨從離開長安,但在河西地區為匈奴所獲,被送到漠北單于庭。單于拘留了張騫,但未加虐待,還嫁女給他為妻生子。但張騫卻不忘使命,十餘年後尋機逃脫,到達大宛(今費爾幹納盆地)。大宛派人送他們到康居(阿姆河以北粟特之地),康居又把他們送到大月氏。雖然張騫盡力勸説,但大月氏人不願意聯合漢朝再與匈奴為敵。張騫只得歸還,途經今新疆南部,最終回到長安。張騫雖然沒有達到説服大月氏與漢朝結盟的出使目的,但他在西域輾轉十多年,第一次給中原人帶來了西域地區豐富而可靠的消息。

西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勸説烏孫遷回河西故地,與漢朝共同對付匈奴。張騫本人直接到烏孫,他派出若干副使分別前往康居、大宛、大月氏。此時烏孫首領獵驕靡已年邁,不能控制部落,而各首領不願再回河西故地。不過烏孫派出使臣隨同張騫回漢,向漢朝進獻烏孫馬。

  敦煌壁畫中的張騫出使西域圖。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拓漢朝通往西域的天山南路與天山北路兩道路,並從西域諸國引進了汗血馬、黃瓜、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東西方的商人們紛紛沿著張騫探出的道路往來貿易。從那個時代起,西域與中原建立了密切的聯繫,西域歷史從此成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中亞與中原之間的“絲馬貿易關係”正式開始,中亞草原成為連接中國與西方文明的橋梁。如果説西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的建立使從地中海到中亞的商路貫通,馬其頓亞歷山大的東征使這條商路延伸到歐洲大陸的話,那麼大月氏、烏孫的東遷和張騫的出使又使這條交通線向東伸及中原,絲綢之路從此全線貫通。

 鄭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家

鄭和,原姓馬,小字三保,或作三寶,生於雲南昆陽縣知代村,作為回回幼童被明軍虜閹,被分配至燕王朱棣府中為太監,漸受信用,燕王奪位後受賜姓鄭。鄭和自幼好學,身為回回人,與西亞天方有天然的聯繫;又入佛門,利於與東南亞、南亞國家溝通。

永樂三年(1405年)夏,鄭和率船隊自蘇州劉家河(即今江蘇太倉瀏河)行至福建。同年冬趁北風經佔城、爪哇、舊港(今蘇門答臘島巨港)、蘇門答臘(今蘇門答臘島之薩馬朗加)、南巫裏、錫蘭山(今斯里蘭卡),最後抵達古裏(今印度西南沿海之卡利卡特)。蘇門答臘在古代是東南亞—孟加拉灣地區主要的航向分流中心。鄭和船隊多次從這裡派分船隊分赴滿剌加(今馬來西亞馬六甲)、榜葛剌(今孟加拉國)、錫蘭山和溜山(今馬爾地夫群島)等地。第二和第三次航海的最遠目的港都是印度的古裏。其中第二次出使時在錫蘭山立漢文、波斯文和泰米爾文3種文字石碑,頌揚了錫蘭佛教之盛,及明船隊向當地佛寺佈施之事。

鄭和于永樂十一年(1413年)第四次出洋,抵波斯灣忽魯謨斯(今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第五次出洋是在永樂十五年(1417年)冬,其大半航線與第四次同,抵達忽魯謨斯,再沿阿拉伯半島西南行經阿丹,渡紅海進入東非,訪問沿岸諸地而後返回,船隊回到中國的時間是永樂十七年(1419年)夏。第六次為永樂十九年(1421年)冬,忽魯謨斯等16國使臣歸國,成祖遣鄭和率船隊同行。明朝船隊及其分遣隊造訪了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剌撒、不剌哇、甘巴裏等許多國家。

  青銅塞種武士,新疆伊犁鞏乃斯河南岸出土,新疆博物館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