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衍生息,文明融合

蘇祿王訪華在東方外交史上留下諸多第一。例如,340多人的使團堪稱古代外國首腦率團訪華的最大規模。而蘇祿王后裔則是今天中華大地上唯一留存的古代外國君主後裔族群。

600年間,任世事變遷,德州蘇祿王墓保存完好。蘇祿東王后裔群體如今已擴大至3000多人,北營村也還保留著濃郁的守墓文化。

德州學院教授、蘇祿王史專家王守棟接受採訪。 新華社記者 淩朔 攝

  德州學院教授、蘇祿王史專家王守棟接受採訪。 新華社記者 淩朔 攝

德州學院王守棟教授研究蘇祿王幾十年。在他看來,北營村守墓文化的有序傳承,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兩國政府對傳統友誼的呵護。新中國成立後,菲律賓蘇祿蘇丹的一些後裔以及多位菲律賓駐華大使造訪蘇祿王墓。1995年,蘇祿蘇丹一位世襲王子謁蘇祿王墓,與安金田執手相認,近600年的跨國血緣又一次相逢。

北營村支書馬東晨,正是明成祖派往北營村三戶回民中馬家的後人。在他看來,他的祖祖輩輩為蘇祿王后裔看家護院幾百年,而今天,他的日常工作是為蘇祿王后裔村的發展“保駕護航”,這同樣是一種傳承。“時代在變化,方式在變化,但不變的是這裡的人們對中菲友誼的守護。”

“中菲傳統友好不可否認,”菲律賓總統府新聞辦公室主任馬丁·安達納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山東(德州)的那一支菲律賓血脈就是見證。而在菲律賓,我們最成功的商業也多來自華人。今天的中國,是我們事實上最緊密的經濟夥伴。”

20世紀80年代的蘇祿王墓和神道。新華社發 吳增祥 攝

  20世紀80年代的蘇祿王墓和神道。新華社發 吳增祥 攝

在評價蘇祿王訪華這段元首外交時,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教授詹姆斯·沃倫告訴記者,那是雙方加強貿易交流的一段佳話。當時的蘇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地處蘇祿海和蘇拉威西海的戰略交匯處。所以,蘇祿王訪華不僅推動了貿易往來,更是為中國商船沿著海上絲綢之路開闢通往“風下之鄉”的商路提供了機遇。

沃倫是蘇祿史知名學者,著有《1768-1898年的蘇祿地區》一書。他提到的“風下之鄉”,是指今天馬來西亞沙巴一帶,那裏很少受到風災侵襲,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歷史上,在沙巴東側,有蘇祿王訪華,而在沙巴西側,另一個古國渤泥國的國王也曾沿著海上絲路譜寫過元首外交的詩篇。

盛世華章,繼往開來

今天的汶萊,古時叫做渤泥,其疆域曾達到加裏曼丹島的大部分地區。明永樂年間,渤泥外患重重。當時,蘇門答臘島一帶的婆羅國對渤泥虎視眈眈。為了尋找外交支援,當時的渤泥國國王麻那惹加那乃決定,親自遠涉重洋前往中國。

1408年農曆八月,28歲的麻那惹加那乃帶著眷屬與陪臣等150人,經南海抵達福建,隨後水陸並進直達南京,那時明朝尚未遷都北京。渤泥王到達後,朱棣在奉天門設宴款待,給予極高禮遇。

在渤泥王之後,海上絲路沿線多個國王也效倣渤泥王親訪明朝,如蘇祿三王、古麻剌朗國王、馬六甲國王等。這些載入史冊的元首外交,它們留下的不僅是外交佳話,更是超越地緣的政治智慧。

在王守棟教授看來,幾百年前那些不辭萬里艱辛而相逢的元首外交展現的是一曲曲中外友好交流的“盛世華章”。于古代,它呼應的是中國國力強盛和友好盛情的外交理念;於今天,古代絲路與“一帶一路”有機契合。歷史和今天,得到傳承與昇華。

“鄭和下西洋,使古代海上絲路更加繁盛,蘇祿、渤泥、馬六甲等王國,都是當時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鄭和多次造訪或遣使造訪這些王國,以誠易誠,”王守棟説,“今天,東盟國家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環。中國的‘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更是讓歷史與現實不期而遇,融為一體。”

蘇祿王來華600年後的今天,在菲律賓馬尼拉港,3艘倣古木船已經升起風帆,準備沿著那條海上絲路,北上中國,重溫當年那場元首外交,重返最初相逢的地方。(記者:淩朔 楊天沐 新華社客戶端報道)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