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傍晚時刻,遊客漸少的時候,漫步在香山幽靜曲折的小道上,想像歷經兩次劫難的靜宜園瓦礫遍山的場景,可以想見,當年國人面對此景定是悲慟不已吧。但此大慟卻也促成了一種珍貴的反思:學習西方,僅學到其器物層面的船堅炮利是沒有用的,要想中國強大,必須也要學習西方的現代政治、思想和文化。 

這一認識迅速蔓延全國上下,形成國人的共識。 

魯迅在《<吶喊>自序》裏這樣寫道:“因為從那一回以後,我便覺得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魯迅的這一心路歷程,代表當時眾多有識之士的想法。在這些人中,有一個人與香山有著深厚的淵源。他就是《大公報》創始人英斂之。 

英斂之,滿洲正紅旗人,受康有為和梁啟超影響,早年積極參與維新。戊戌事變後有感於“但言變法,不能變心,之所以無濟也”,他開始以喚醒民眾意識為己任。他認為“變心”最好的方法是讓民眾都能讀書看報,以文字開啟民智。於是在1902年在天津創辦《大公報》,以“開風氣,牖民智,挹彼歐西學術,啟我同胞聰明”。 

辛亥革命後,英斂之因身體原因,逐漸退隱香山。但退隱後的英斂之仍以辦學的方式繼續其“開啟民智”之事業,先後在香山創辦了靜宜女子學校和輔仁社(輔仁大學的前身)。此外,他還協助熊希齡創辦了著名的香山慈幼院。 

1917年,華北多省發生大水災,致六百餘萬人受災;災後有大量的孤兒無人認養。熊希齡、英斂之等人因故受託創辦了香山慈幼院。 

于1920年正式建成的香山慈幼院,擁有從蒙養園(幼稚園)、小學、中學,到中專職校、技工學校和大學預科的完備的教育體系,推行學校、家庭、社會“三合一”的教育理念。並設董事會、評議會等西式建制,邀胡適、李大釗等著名人士任評議員,以評估教學成效。 

此外,為讓孩子們親近自然,慈幼院建有動物園和植物園,還提供田地讓孩子們體驗農業生産勞作。可以説,香山慈幼院既是一所慈善學校,又是一所新式教育的實驗基地。 

這所中西結合的典範之作在當時贏得了巨大的聲譽。1929年,前來訪問的美國記者團驚呼這處幼兒園“較之美國所辦幼稚學校有過之無不及”,甚至預言如能夠繼續辦下去,可“作將來世界幼稚教育之模範”。 

由此可見,面對“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的國人,先搞洋務運動,失敗後又學西方思想和制度,成績不可謂不大。實際上,從教育、交通、科學、醫療到文學藝術,在各行各業他們都創造了不菲的成果,為中國艱難的現代化進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無奈,生逢內憂外患的亂世,沒有一個國泰民安的大環境,一切皆如風雨中的危樓,隨時可能會坍塌傾覆。 

<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