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上水車間黨支部書記金啟元對上水工們“千叮萬囑”。中國網記者 馬曠/攝
>>初心
從綠皮車到復興號 北京站同齡人眼中的變化與發展
從6個站臺到8個站臺,從13條到發線到16條到發線,從綠皮車到復興號動車組……與北京站同齡的上水車間黨支部書記金啟元見證了北京站60年的變化與發展,見證了從前破舊的車間變為現在溫暖的“新”家,同時也將延續了60年的“北京站精神”堅持並傳承了下去。
“我剛參加工作那會兒,京哈線還屬於半自動單程線,直到1997年,京哈線才改為雙線單方向進出。到了2015年,京哈線正式變為微機聯鎖四線式。40年時間,京哈鐵路客運線路一下提升了三檔,你説這變化大不大?”金啟元講到這裡時,言語中充滿了鐵路人獨有的自豪。
金啟元告訴記者,過去北京站都是些21型老式綠皮車,單節車廂長度僅24.5米,不僅運作速度慢,車廂上的硬體設施條件也跟不上,夏日悶熱冬天寒涼,舒適度很差。而現在,經過技術的革新,老式的綠皮車全都改為新式空調車,單節車廂長度已經達到了26.6米,乘車環境和舒適度都得到了明顯改善。而隨著和諧號和復興號動車組的投入運營,北京站也邁入了高鐵時代。“復興號最高時速可以達到350公里,能跟直升飛機相媲美,放在40年前,我是想都不敢想!”金啟元説。
40年的時間裏,改變的不只是技術,北京站工作車間的環境也有了很大的提升。“1982年,我在運轉車間當連接員。那時調車組相對簡陋,更衣室、休息間的環境較差,好幾個人擠在一個幾平米的地方,根本轉不開身。到了1995年,北京站把調車組整個裝修一遍,解決了這些問題。2004年3月,我回到運轉車間任書記,我的首要任務和目標就是改善職工的工作條件。經過系列翻修,現在的調車組車間裏,浴室、更衣室、廚房、食堂一應俱全。工作環境改善了,員工自然就覺得溫馨,工作起來自然也就更加有勁兒。”金啟元説,現在的轉運車間可是北京站的“香餑餑”,是榜樣、是標桿,很多人都慕名來參觀學習。
談到鐵路人的“初心”,金啟元多次提到“北京站精神”,“擔起責任、追求夢想、不斷學習、爭創最優,這是‘北京站的精神’,更是我們新老鐵路人一輩子都要踐行的理念。”對於金啟元而言,他不僅是歷史的親歷者,更是“北京站精神”的傳承人。他常常鼓勵年輕員工,不能只注重眼前的工作,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新時代的步伐,才能成為新一代北京站的象徵。
作為北京站裏的“老人”,金啟元見證著每一次革新,而他也在這不斷的發展與變化中,堅定了一名鐵路人的責任和擔當。從春運到暑運,從亞運會到奧運會,金啟元和他的轉運車間經歷過無數大事小情。“今年是建國70週年,同時也是北京站建站60週年,在如此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我們更要提升服務品質,用實際行動獻禮祖國,獻禮北京站。”金啟元面對鏡頭堅定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