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鄰水工業經濟高歌猛進,持續向好。全縣規上工業實現總産值305.8億元,同比增長18%;工業增加值增長11%;培育規上企業15戶;工業投資完成52.4億元,技改投資完成18.1億元。成功創建為廣安市首個全省工業強縣示範縣,經開區創建全國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已通過工信部及專家組現場核查。
一是多措並舉穩增長。突出穩企業、穩信心、穩投資,下好政策扶持“及時雨”。兌現促進工業企業做大做強“十條措施”、招商優惠政策等獎補資金2311萬元,其中兌現“十條措施”671萬元、招商優惠政策1640萬元。爭取省市項目資金和獎補資金2220萬元,應急轉貸資金使用規模2100萬元,幫助勁德興汽配等一批企業越冬保暖、轉危為安。
二是産業轉型促發展。鼓勵企業走“智慧化、自動化”發展之路,開展品質對標提升行動,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鄰水製造”向“鄰水創造”轉變,新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戶、省級技術中心2個、市級技術中心1個、省名牌産品3個。大力推進裝配式建築、智慧製造、新能源汽車等“三新”産業和電力裝備、智慧裝備、航空裝備等高端裝備製造産業發展,發展“三新”企業4戶、軍民融合企業4戶,51戶高端裝備製造企業實現産值151.3億元,同比增長45%,佔規上工業總産值49.5%。我縣承接産業轉移工作經驗在省“兩化辦”第9期工作通報刊載交流推廣。
三是加速建設增後勁。紮實開展“項目年”活動,有序推進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新開工逸致科技、洲實科技等項目16個,加快建設方鑫工業、洛彤科技等項目10個,建成投産四川裕羅、四川宜人等項目12個。5個省列重大工業項目完成投資8.1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26%;21個市列重大工業項目完成投資28.85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20.7%。經開區世行貸款道路和污水處理廠,高灘園區道路、供水廠、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項目快速推進,園區功能不斷完善。
四是梯次培育壯企業。致力於形成“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發展格局,發展小微企業317戶,新增就業崗位3200余個;培育規上企業全市領先,新增嘉逸航空部件、力登維汽配等産值過億元的企業10戶,打造力登維汽配、嘉逸聚信等數字化工廠2個,聖錦風機、漢馭鋼構等企業牽頭或參與行業和地方標準制定。
五是狠抓安全環保促生産。全面加強安全環保生産日常監管,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環保主體責任,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産經營行為。紮實開展工業企業、加油企業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全年無一例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全面排查取締不符合産業政策的“十小”企業或生産項目,加強對建成區燃煤鍋爐排查與整頓,加大對“散亂污”企業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力度,深入推進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工作,認真辦理環境保護類信訪案件,積極化解涉環信訪問題。
六是聚智聚力抓脫貧。切實履行脫貧攻堅牽頭部門職責,牽頭實施的57個省定退出貧困村提前4個月完成通信扶貧工程建設任務。爭取工業産業扶貧資金1200余萬元,在貧困村發展小微企業90余戶,工業企業新增貧困人口就業250余人。狠抓部門幫扶,協調紅獅、利森水泥公司為幫扶貧困村捐贈水泥100噸,並以成本價為高灘鎮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水泥、碎石等建材,聯繫海翔教學設備公司向梨子溝村贈送辦公桌椅6套,聯繫西苑醫院為貧困戶免費體檢和發放藥品,累計協調幫扶資金和物資等10余萬元。
七是協同推進促黨建維穩。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認真抓好幹部職工思想教育,落實從嚴管黨治黨責任,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四項教育”、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紮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齊抓共管,營造了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持續開展“走基層”活動,深入摸排行業系統、聯繫鄉鎮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及時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全年無一起進京赴省陳情發生。
2018年,鄰水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省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11421”工業發展思路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積極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調發展的現代工業經濟體系,加快建設全省先進製造強縣。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長1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完成工業投資50億元、技改投資15億元;新培育規上企業10戶;力爭經開區創建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和省級高新區、高灘園區創建為全省軍民融合産業示範園區和兩江新區配套産業園區的目標。重點工作是:
一是突出産業轉型,推動提檔升級
培育軍民融合産業。搶抓中省市大力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機遇,積極對接長安兵工集團等軍工企業和重慶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等院所,鼓勵現有機械企業積極參與軍民融合産業發展,支援企業拓展軍民融合産品市場,高起點規劃建設高灘園區軍民融合産業示範園。力爭全年新引進軍民融合項目10個,建成投産順馳鼎璽、洲實科技等軍民融合企業5戶,軍民融合企業實現産值5億元以上。
發展新興産業。加快發展以裝配式建築、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新能源汽車為主的新材料、新技術、新能源“三新”産業和以航太航空應用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智慧製造裝備、智慧電網裝備為主的高端裝備製造産業,進一步提升新興産業比重,優化工業經濟結構。力爭全年新引進或培育“三新”産業和高端裝備製造産業項目20個,總産值突破200億元。
壯大主導産業。立足現有機電裝備製造産業,堅持穩中求進、快中求好,大力引進和培育發動機整機、底盤、車身、電器等汽車關鍵核心零部件項目或整車企業一級配套企業,進一步延伸、完善和壯大産業鏈條,提升産業層級、科技含量和産品附加值,扶持機電裝備製造企業做大做強,培育壯大主導産業集聚。力爭全年機電裝備製造産業總産值增長20%,佔全縣規上企業總産值比例達70%。
二是突出園區發展,打造投資洼地
提升承載能力。加快園區拓展步伐,快速推進經開區世行貸款道路工程,完成2-5號道路建設;加快高灘園區二期土地平場及道路建設;加快經開區安康花園、吉祥花園、萬和花園安置房和高灘園區保障性住房、農民集中住房、公租房等住房建設;加快推進省道208高灘至子中段建設。確保全年新拓展園區面積2平方公里。
完善配套功能。加快經開區污水處理廠及截污幹管、高灘園區供水廠和污水處理廠建設,確保年內建成投運;加快高灘園區一期、二期河道邊坡防護等工程建設。啟動建設經開區總部經濟港和高灘園區燕趙置業孵化器等雙創基地。適應産業和企業需求,加快引進建設餐飲、娛樂等生活性服務項目和檢測檢驗、認可認證、工程管理、工業設計、危廢處理等生産性服務項目,健全完善物流運輸、金融商務、通訊資訊等功能。
深化園區改革。充分發揮遠豐、高投等平臺公司作用,鼓勵支援通過土地經營、爭取債券、銀行貸款等方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建設。繼續深化園區“放、管、服”改革工作,提升園區服務水準和辦事效率,真正做到“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大力優化工業經濟發展軟環境,鞏固“親”“清”政商關係,不斷推動服務水準上臺階。依託經開區商會平臺組建企業家聯盟,搭建企業協作交流平臺,提升園區企業配套協作率和自動化生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