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導讀

2016年10月,一次全體教職工大會上,重慶市六十八中校長宋仕川正式宣佈,學校整體拆除重建工程即將啟動。

在一剎那令人窒息的安靜後,全體教師們沸騰了,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一些老教師甚至激動地流下了熱淚。

回首近兩年,六十八中人可謂好事連連。

2015年11月,在沙坪壩區召開的“學區共同體”建設啟動會上,六十八中加入重慶一線名校南開中學領軍的“第二學區共同體”。2016年9月,南開中學正式派駐三位名師進駐六十八中,承擔兩個班的語數外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一年後,南開中學再次增派四位經驗豐富的教師駐紮六十八中。

七名南開名師的加入,讓六十八中的教師們能更近距離、更高頻次地向優秀同行學習,六十八中教育人第一次感到“夢想照進了現實”。

此次,學校硬體設施又迎來了全面提檔升級,前進中的六十八中,迎來了破而後立的機遇。

2017年9月,全體六十八中的教師和學生,帶著對熟悉校園的留戀和不捨,帶著對未來的期待與夢想,兵分兩路,分別進入重慶七中、重慶七十一中開始了暫住過渡,三年蟄伏正式開啟。

“方圓”雕塑裏封存著師生“寫給20年後自己”的信件。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當創業的號角吹響,當搬遷的倒計時開啟,當很多平日裏看似普通的活動變成了最後一次,不捨的情緒開始在每個人心中蔓延,似乎一不小心就會觸碰到某根柔軟的神經。

暑期搬遷工作井然有序。

在離開老校區前的最後一屆藝術節上,市骨幹教師文晉朗誦了這樣一首詩:

“你老了,我也老了。你的外墻開始斑駁,我的鬢髮開始斑白。在教書育人的歲月裏,我們一起從青春走到白頭……再見,再見,在這離別的夏天。再見,再見,在那希望的春天!”

隨著文晉老師的深情朗誦,台下老師們早已為之動容。

這是離別的情緒。回憶起過往的歲月,學校副校長鄧向東禁不住熱淚盈眶。

很多老師和她一樣,從青蔥歲月步入不惑之年,一生中最美的青春年華在這裡度過,一路上見證了六十八中從90年代初的薄弱初中,到2005年成為示範初中,再到“和雅教育”理念的誕生,直至今天獲得再次騰飛的機遇。

暑期加班的後勤人員“累並快樂著”。

這也是幸福的眼淚,希望的眼淚。縱然鄧向東和老師們有百般不捨,都必須懂得放下,因為六十八中太需要這一次大建設了。

2015年,宋仕川剛剛上任六十八中校長,此前已在區內三所學校任職過校長的他,在第一次看到六十八中的硬體環境後很是驚訝。“初三一整棟教學樓,從頂樓一直漏水到底樓,月月都要彙報安全隱患 ……”但令宋仕川更為吃驚和欣喜的是,在如此簡陋的辦學條件下,六十八中人依然不忘初心、堅守使命,特別是在與南開中學結對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里程碑似的佳績。

宋仕川校長與老校區合影留念。

“只有一個想法,作為校長,我必須為這個學校,為這幫可敬的老師,為每一個來求學的可愛的孩子們做點實事!”

那段時間,宋仕川經常拿著相機,在學校的各個角落排查、拍照,然後將資料匯總後,奔走于教委等相關部門,尋求幫助支援。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六十八中盼到了鳳凰涅槃的機遇。

一路見證68中辦學歷史的桂花樹。

今年7月裏的一天,山城重慶又開啟了燒烤模式,鄧向東的一條資訊引爆了朋友圈:“當你們在圈裏曬青海湖的碧波、新都橋的天空、西安古都的城墻、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法蘭克福的啤酒,我卻要曬重慶的藍天,和一起堅守的‘戰友’,加油,六十八中!”

68中校長宋仕川與南開中學校長田祥平(右)簽訂協議後親切握手。

原來,教育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學校必須等到暑假才能搬家,酷暑對每個人都是一種嚴峻考驗。整個暑期搬遷工作,所有校幹、中乾、尤其是後勤的孫大安、李楊、張亦凡和彭曉敏老師幾乎沒有休息一天,很多老師更是臨時取消機票,主動回到學校幫忙。

為了校園裏一顆90年代學生捐錢購買的桂花樹,為了“方圓”雕塑裏封存的師生“寫給20年後自己”的信件,負責對接設計單位的孫大安主任,反覆溝通、協調修改設計圖,“要把學校裏有歷史的好東西都留下來,要把六十八中文化之源傳下去”。

重慶南開(融僑)中學校長陳榮到68中關心南開老師的工作和生活  

而這樣的精神,在搬遷到過渡校區後,依然熠熠生輝。

在沙區教委的協調下,重慶七中、七十一中伸出友誼之手,盡全力為六十八中師生提供了教學所需的辦公室和教室。可是,因為分為兩個校點,很多老師就需要在兩校間來回奔波,這邊校點下課後,馬不停蹄趕往另一邊校點,都顧不上休息。其中一個校點,20多位老師需要合用一個大辦公室,老師們午間實在疲憊了,只能先把椅子放到桌上,騰出地來再鋪開一張簡易折疊床小憩。

即便如此,老師們沒有一點怨言,學校教學秩序井然有序。只是下班後,大家總是會三不五時地跑到還未拆除的六十八中操場上轉一轉,看看學校建設有沒有新變化,想著還有多久才能回到老地方,惦著院子裏的桂花樹許是又要開了吧。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