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10日訊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建立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面部署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以下簡稱“兩區”)劃定和建設工作。
《意見》提出,建立“兩區”是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要舉措。要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保障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為目標,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産品佈局規劃為依託,以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將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生産能力細化落實到具體地塊,優化區域佈局和要素組合,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提升農産品品質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意見》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科學劃定,統籌兼顧、持續發展,政策引導、農民參與,完善機制、建管並重”的基本原則,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約10.58億畝“兩區”地塊的劃定任務,做到“兩區”地塊全部建檔立卡、上圖入庫,實現資訊化和精準化管理。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兩區”建設任務,形成佈局合理、數量充足、設施完善、産能提升、管護到位、生産現代化的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成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穩定重要農産品自給水準的基本支撐。
《意見》明確,要科學確定“兩區”劃定標準,自上而下將劃定任務分解落實到省、市、縣,以縣為基礎精準落地,明確到具體地塊,建立電子地圖和數據庫,匯總形成全國“兩區”建設一張圖。要大力推進“兩區”建設,強化高標準農田等綜合生産能力建設,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著力提高“兩區”農業社會化服務水準。要切實強化監管,完善相關制度,嚴格落實管護責任,建立監測監管體系,加強動態監測和資訊共用,強化監督考核,依法保護“兩區”。
《意見》要求,要加大對“兩區”的政策支援,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善財政支援政策,創新金融支援政策。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對“兩區”劃定、建設和管護工作負總責,有關部門要加強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細化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管理細則,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抓好工作落實。
附:國務院關於建立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的指導意見
國發〔2017〕2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實現了糧食連年豐收,重要農産品生産能力不斷增強。但是,我國農業生産基礎還不牢固,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和農業生産用地矛盾不斷凸顯,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産品供給任務仍然艱巨。為優化農業生産佈局,聚焦主要品種和優勢産區,實行精準化管理,現就建立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以下統稱“兩區”)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保障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為目標,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産品佈局規劃為依託,以永久基本農田為基礎,將“兩區”細化落實到具體地塊,優化區域佈局和要素組合,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提升農産品品質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底線思維、科學劃定。按照“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要求和重要農産品自給保障水準,綜合考慮消費需求、生産現狀、水土資源條件等因素,科學合理劃定水稻、小麥、玉米生産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膠生産保護區,落實到田頭地塊。
——堅持統籌兼顧、持續發展。圍繞保核心産能、保産業安全,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當前與長遠、生産與生態之間的關係,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建設合力,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改善。
——堅持政策引導、農民參與。完善支援政策和制度保障體系,充分尊重農民自主經營的意願和保護農民土地的承包經營權,積極引導農民參與“兩區”劃定、建設和管護,鼓勵農民發展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生産。
——堅持完善機制、建管並重。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強“兩區”建設和管護工作,穩定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種植面積,保持種植收益在合理水準,確保“兩區”建得好、管得住,能夠長久發揮作用。
(三)主要目標。力爭用3年時間完成10.58億畝“兩區”地塊的劃定任務,做到全部建檔立卡、上圖入庫,實現資訊化和精準化管理;力爭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兩區”建設任務,形成佈局合理、數量充足、設施完善、産能提升、管護到位、生産現代化的“兩區”,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更加穩固,重要農産品自給水準保持穩定,農業産業安全顯著增強。
1.糧食生産功能區。劃定糧食生産功能區9億畝,其中6億畝用於稻麥生産。以東北平原、長江流域、東南沿海優勢區為重點,劃定水稻生産功能區3.4億畝;以黃淮海地區、長江中下游、西北及西南優勢區為重點,劃定小麥生産功能區3.2億畝(含水稻和小麥復種區6000萬畝);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黃淮海地區以及汾河和渭河流域等優勢區為重點,劃定玉米生産功能區4.5億畝(含小麥和玉米復種區1.5億畝)。
2.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劃定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2.38億畝(與糧食生産功能區重疊8000萬畝)。以東北地區為重點,黃淮海地區為補充,劃定大豆生産保護區1億畝(含小麥和大豆復種區2000萬畝);以新疆為重點,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主産區為補充,劃定棉花生産保護區3500萬畝;以長江流域為重點,劃定油菜籽生産保護區7000萬畝(含水稻和油菜籽復種區6000萬畝);以廣西、雲南為重點,劃定糖料蔗生産保護區1500萬畝;以海南、雲南、廣東為重點,劃定天然橡膠生産保護區1800萬畝。
二、科學合理劃定“兩區”
(四)科學確定劃定標準。糧食生産功能區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生産保護區劃定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水土資源條件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連片,原則上平原地區連片面積不低於500畝,丘陵地區連片面積不低於50畝;農田灌排工程等農業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生態環境良好,未列入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還濕、耕地休耕試點等範圍;具有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的種植傳統,近三年播種面積基本穩定。優先選擇已建成或規劃建設的高標準農田進行“兩區”劃定。天然橡膠生産保護區劃定的條件:風寒侵襲少、海拔高度低於900米的宜膠地塊。
(五)自上而下分解任務。根據全國“兩區”劃定總規模和各省(區、市)現有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種植面積等因素,將劃定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省(區、市)。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劃定標準和任務,綜合考慮當地資源稟賦、發展潛力、産銷平衡等情況,將本省(區、市)“兩區”面積細化分解到縣(市、區)。要將産糧大縣作為糧食生産功能區劃定的重點縣。
(六)以縣為基礎精準落地。縣級人民政府要根據土地利用、農業發展、城鄉建設等相關規劃,按照全國統一標準和分解下達的“兩區”劃定任務,結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和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明確“兩區”具體地塊並統一編號,標明“四至”及拐點坐標、面積以及灌排工程條件、作物類型、承包經營主體、土地流轉情況等相關資訊。依託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臺,建立電子地圖和數據庫,建檔立卡、登記造冊。
(七)審核和匯總劃定成果。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要及時組織開展“兩區”劃定成果的核查驗收工作,在公告公示無異議後,將有關情況報送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同時抄送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土資源部要指導各省(區、市)建立“兩區”電子地圖和數據庫,形成全國“兩區”佈局“一張圖”。農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會同有關部門匯總全國“兩區”劃定成果並向國務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