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在安徽國防科技職業學院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梅良倣攝
寧夏回族自治區
厚植沃土,“紅色名片”更鮮亮
■張國勤 王 龍 楊淑瓊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南部的六盤山,是紅軍長征時翻越的最後一座高山,被稱為“勝利之山”。今年清明節前夕,寧夏固原市弘文中學的師生們再次徒步前往六盤山下的彭陽縣任山河烈士陵園,為長眠在這裡的300多名烈士掃墓。這一傳統,在弘文中學已延續26年。
徒步往返54公里、用時15小時,2000余名師生翻山越嶺,一路互相鼓勵、用心體會,崇尚英雄、爭做英雄的種子,在他們心中悄然生根。初二學生馬兆宇説:“我要學習烈士不怕困難的革命精神,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這是寧夏開展紅色教育、厚植國防熱土的一個剪影。退役軍人保障法施行後,寧夏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一張張關愛退役軍人、尊崇英雄烈士的“紅色名片”愈發鮮亮。
“退休10多年了,國家還惦記著我,再次聽見聲音的感覺真好!”楊學峰是1978年退役的老兵,當年執行爆破任務時,右耳聽力損傷,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為幫助更多的“楊學峰”解決實際困難,寧夏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社會力量發起“愛可以用聲音傳遞”關愛項目,免費為972名60歲以上、生活困難的聽力障礙退役軍人佩戴助聽器,把溫暖送到他們的心坎上。
享受全身體檢,參加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健康講座,遊覽西柏坡革命聖地……在河北省優撫醫院療養的9天裏,61歲的寧夏退役軍人馬領良過得溫馨而充實。今年7月至10月,寧夏退役軍人事務廳分3批組織350名烈士遺屬、榮立二等功以上功勳退役軍人等,赴河北省優撫醫院短期療養。
“這次療養,不僅使身體得到全面檢查,也讓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真切感受到偉大祖國的飛速發展。”馬領良談及感受時説道。
組織退役軍人赴外地優撫醫院短期療養,是寧夏落實退役軍人事務部《關於加強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工作的意見》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們努力把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做細做實,撲下身子為退役軍人謀幸福、辦實事,讓老兵的幸福看得見、摸得著、説得清。”寧夏退役軍人事務廳擁軍優撫和褒揚紀念處負責人溫皓説。
連續17年提高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準、義務兵家庭優待金在原基礎上增加約1倍、確保傷殘退役軍人醫療報銷100%嚴格落實……截至目前,寧夏累計從醫療、教育、交通等8方面出臺161項具體措施,為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提供“普惠+優待”服務。在這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上,尊崇退役軍人的土壤越積越厚、越植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