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在很多人看來,中國的改革最不可思議之處在於,它始終要在“世界級”體量的層面,處理“世界級”的難題。美國學者傅高義曾説,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堅定地搞改革開放,沒有前路可循,“中國面對的是一項苛刻的、史無前例的任務”。

走過40年,中國改革依然面臨許多“婁山關”“臘子口”。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也讓改革來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

2018年10月金秋,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改革開放的先行之地廣東。6年前履新之初,他首次出京考察就是來到深圳,在蓮花山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表達“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勇氣和決心。而今再一次來到這塊熱土,就是向世界宣示“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山峰是用來攀登的,河流是用來跨越的。今天的中國,復興圖強的時間表,已進入至關重要的“下半程”。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大擘畫了前後相續的目標,“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堅強意志;“將改革進行到底”,是億萬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

“我們的心胸燃燒著希望,我們前進的道路鋪滿陽光”“讓我們從今天出發飛向明天,讓我們把每個日子都當做新的起點”。1978年,中國詩人艾青寫下《光的讚歌》。

40年大潮激蕩,每一天都是新的起點。

淘沙見金,改革不惑,“世界歷史的中國時刻”已經開啟。沿著改革開放這條創造歷史的道路不斷奮進,鍥而不捨、一以貫之、再接再厲,中國人民將走向更加光輝的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