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交會到進博會:與世界分享開放發展新紅利

上海,青浦區。

作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會場所在地,青浦正和國家會展中心共同建設“海外貿易組織辦公平臺”,為海內外貿易機構、組織、企業等提供支援和服務。

備受矚目的進博會已吸引來自130多個國家的3000多家企業簽約參展,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超過200家。

  第124屆廣交會第二期上的倣真花飾展區(10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這是全面對外開放的中國行動——

當前,“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思潮涌動,貿易摩擦和投資保護不斷加劇,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面臨嚴峻考驗。

談起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商務部部長鍾山表示,這是黨中央推進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我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一個重大舉措,明確釋放了反對保護主義、建設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積極信號。

  採購商在廣交會上採購家用電器(10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這是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紅利的中國機遇——

進博會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各個國家的大合唱。

來自進博會的數據顯示,目前,進口博覽會3000多家參展企業中,不僅涉及G20全部成員,覆蓋超過5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全球44個最不發達國家中,也有超過30個前來參加。大量外國參展商希望抓住中國消費升級和高品質發展的機遇,借助進博會的平臺,在中國市場“更進一步”。

法國醫藥企業賽諾菲將在進博會集中展示在研創新藥物和疫苗。賽諾菲中國區總裁彭振科説:“企業在華36年,中國市場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未來我們還將進一步深耕開拓。”

參會者走過第124屆廣交會第二期上的鐘錶裝飾展區(10月23日攝)。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這是中國提供的普惠包容的公共産品——

通過擴大進口,支援其他國家搭乘自身發展“快車”“便車”,中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出口市場、發展機會和就業機會。

據了解,針對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進博會公佈了若干優惠政策,包括為參會的最不發達國家免費提供兩個標準展位。同時,為更有效服務參展企業,海關、商檢、智慧財産權、稅收等部門還出臺多項便利措施,並建立線上線下結合的“一站式”交易平臺,閉會期間繼續提供線上展示和交易服務……

  採購商與參展商在第124屆廣交會上洽談(10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從打開窗到推開門:中國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

從上海放眼全國,新一輪高水準開放浪潮奔涌。

“進博會不僅是上海的、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張松聲説,新加坡企業來進口博覽會不僅是為了尋找中國市場的新機遇,也希望借此平臺找到合適的中國夥伴,一起開拓全球範圍內的第三方市場。

10月26日,一名施工人員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西出入口外立面上張貼進博會標誌廣告貼紙。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貿易是投資的先遣隊。”在白明看來,進博會不僅是外國企業在華展示産品和服務的平臺,也為那些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提供了了解和開拓中國市場的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講,進博會將帶動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步伐。”

進博會對開放的帶動效應已開始顯現。為辦好這次博覽會,相關部門修改、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出臺了包括通關便利化、服務保障等一批政策措施。“這些措施將為相關領域改革開放積累新經驗、探索新路徑。”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説。

這是10月19日無人機拍攝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舉辦場地——國家會展中心(上海)。 新華社記者 凡軍 攝

從11月1日起,中國將進一步降低1500多個稅目的最惠國稅率。“中國正在釋放更加開放的信號。之前水産品關稅大幅下調,讓我們的産品在中國市場更有競爭力。”前來參展的加拿大北緯50度生態集團負責人劉宏説。

辦好進博會、主動擴大進口,除惠及世界各國,也將給中國高品質發展、滿足百姓消費升級提供重要支撐。

9月11日,一輛來自芬蘭的生物概念車在上海海關快速通關,成為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首票通關展品。新華社發

從優質農産品和食品,到先進醫療器械、抗癌新藥,根據展商登記情況,這屆進博會上,首次進入中國的展品多達5000余件,切實讓消費者和企業不出國門就能體驗全球質優價廉的産品。

阿裏、京東、蘇寧等大批企業都有積極的採購計劃。蘇寧控股集團黨委書記王哲説:“通過進口博覽會,蘇寧將至少引進1000余種國內市場尚未銷售的進口産品和服務,今後三年還將拿出100億歐元用於全球採購。”

10月22日,德國工程師馬丁·霍爾茨海德(中)在吊裝過程中查看首屆進博會最大展品——“金牛座”龍門銑床床身位置。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如果説,廣交會是一扇窗,打開窗,世界開始認識中國;

那麼,進博會則像一道門,推開門,中國加速擁抱世界。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