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武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志鋼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 李曉笛 攝

84載滄桑巨變,從當年一個小修船廠一躍成長為大型現代化重工明星、國之重器搖籃。40年改革開放,從內河走向沿海,從近海走向遠洋,在國際舞臺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重量級角色。

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船),這個名副其實的“共和國長子”,在櫛風沐雨中成長壯大,在改革浪潮中生機勃發。三峽大壩、“中國天眼”、世界最頂級的深水三用工作船、中國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這些舉世矚目的國之重器和超級工程,無不凝結著武船的智慧。

“武船的發展歷程,映射的是中國不斷進步、不斷強大的歷史印記。”武船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志鋼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難掩內心的驕傲與自豪。

從零起步 成就造船業的“共和國長子”

武漢市武昌張之洞路2號,武船總部所在地。金秋的暖陽透過綠樹的掩映,在武船總部大樓外墻上投下縷縷斑駁的光影,仿佛記憶之手寫下時光的流連。碩大的“武船”二字站立於大樓頂端,淡定中透著氣勢,厚重裏寫著不凡。倣如一位睿智的長者,臥枕長江,靜看歲月……

大樓背後就是浩浩長江,窗外不時有船影流動,有江笛鳴響。不遠處披著橙色外衣的鸚鵡洲長江大橋,如長虹臥波,似彩鏈鎖江,橋上車流滾滾,一派繁忙景象。此時此刻,江、橋、樓完美融合,歷史與現代交織,動感與靜態相伴,構成一幅精巧的超越時空的幾何圖案。

“鸚鵡洲長江大橋建設,就有武船的參與。”楊志鋼董事長手指窗外介紹。今天的武船,已不僅僅是一個造船企業,而是匯集了軍工、海工、船舶、建橋、能源裝備等九大産業,擁有武漢武昌、武漢雙柳、青島海西灣三大生産基地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企業。

1  2  3  4  5  6  7  >